【
儀表網 儀表標準】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規范核與輻射事故應急監測工作,生態環境部決定制定《就地HPGe譜儀測量土壤中γ核素技術規范》。目前,標準編制單位已完成征求意見稿,請于2019年9月6日前將書面意見反饋生態環境部(電子文檔請同時發送至電子郵箱:jianceyingji@mee.gov.cn)。逾期未反饋的,將按無意見處理。
就地γ能譜測量技術具有測量時間短,代表性強的優勢,是核或輻射應急監測、環境質量監測重要監測方法。國內輻射環境監測機構也配備了大量便攜式 HPGe γ譜儀,在核素識別、定性分析等取得較好的應用。但,因缺少統一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就地γ能譜定量測量土壤中?核素的應用受到了限制,各單位也只能按照各自經驗開展研究性工作,量值一致性、準確性有待提高。
本規范規定了就地 HPGe γ譜儀法測定土壤中γ核素的放射性活度濃度。本規范適用于核事故應急監測、常規環境監測時,地表土壤中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 γ核素的測定。
本規范不適用于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分布未知、強輻射場的測量。對于新沉降的放射性落下灰,本規范測定的 137Cs 活度濃度檢出限為 100 Bq/m2。
本規范引用的文件主要有《GB/T 11713 高純鍺γ能譜分析通用方法》、《GB/T 27418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表示》、《JJG 417 γ譜儀》、《CNAS-CL01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ISO 18589-7 環境放射性的測量 – 土壤 第 7 部分 γ核素的就地測量》、《IEC 1452 核儀器 放射性核素 γ發射率的測量 鍺譜儀的校準和使用》、《ICRU Report 53 環境中 γ譜儀》。
HPGe 譜儀由 HPGe 探測器、高壓電源、主放大器、多道脈沖幅度分析器(MCA)、制冷單元(液氮或電制冷)、數據處理系統等 6 個主要部分構成。
一般情況,選擇一個開闊、平坦的區域,而且探測器的視閾半徑 Rs 內應無干擾物體(如建筑物)。測量落下灰時,應選擇自落下灰沉積以來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分布未被破壞的區域(如:沒有農業活動)。
首先,記錄測量點位溫濕度、GPS 坐標等。其次,就地測量前,檢查 HPGe 探測器的晶體溫度是否達到工作溫度。之后再打開 HPGe 探測器的偏壓電源,檢查儀器的能量分辨力;在選定的測量區域中間位置,將 HPGe 探測器穩定地安裝在測量支架上,探測器的端面朝下。調整探測器高度,使之距離地表 1 米。連接 HPGe γ譜儀電子學儀器的所有電纜;根據現場待測核素特征峰的計數率,設置測量時間,使得感興趣區計數統計漲落在 10%以內;在預定的時間內獲取能譜。分析人員應離開探測器幾米遠。停止測量后,在適當的文件名下存儲收集到的能譜。
后,用能譜分析軟件查看采集的能譜,若能譜中存在可明顯辨別的峰,根據峰形特征設置適合的感興趣區域,讀取吸收峰的凈峰面積;若能譜中無可明顯辨別的峰,則根據待測核素的特征峰的能量和譜儀的半高寬,設置感興趣區,讀取吸收峰的積分面積。(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資料來源:生態環境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