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儀表網 儀表會議】近日,“2018中英(重慶)智能制造及可持續能源產學研合作及
標準化論壇”在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重慶)成功舉辦。來自中英雙方智能制造、可持續能源等領域的60多位高層次人才,以及42個交流合作項目參加論壇,重慶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協會的代表約150人參會會議。
本次論壇是“2018前沿科技創新大會—智能制造及可持續能源”的一項重要活動。涵蓋智能制造、可持續能源等領域的60余位中英高層次人才,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基金委信息部主任柴天佑教授,英國工程院院士Sarah Spurgeon教授等。
在項目合作交流上,本次論壇展示本了“機器人自動噴涂工件智能識別系統”、“智能電網相角
測量儀監控系統”、“基于智能學習的醫用鋁塑組合蓋在線檢測系統”、“3D-TOF 智能相機”、“鋰離子電池監控系統”、“大規模儲能系統—液流電池監控系統”等42項創新項目和技術。其中,英國20項,國內22項。100余名重點企業技術團隊負責人現場聆聽了專家們研討,部分企業結合自身業務與專家進行了交流對接。
論壇圍繞智能制造與可持續能源標準化領域,探討籌建中英(重慶)技術戰略合作,提出行動方案,在中英產學研合作、標準化合作、項目合作、協同創新發展等方面開展技術交流和產業對接,促進中英科技交流、技術轉化、標準合作,分享中英合作進展,助力重慶智能制造與可持續能源產業實現新跨越。
此外,在論壇上,以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為基礎的 “中英產學研合作平臺”正式啟動籌建。早在2017年5月,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就在江蘇南京成立,該聯盟是中英兩國合作建立的個以工程教育與研究為特色的大學聯盟,目前該聯盟成員涵蓋中英兩國18所以工科見長的高校。
據了解,雙方搭建的“中英產學研合作平臺”將成為一個產學研交流的平臺,并且通過建立“產學研高峰論壇及創業大賽”“區域創新中心”“未來工程師領導與創新學院”機制,著眼產業需求及挑戰,連接大學,促進產學研中英合作,培養中英未來工程發明家與企業,支持區域創新及發展。
(資料來源:重慶時報、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重慶晚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