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為深入推進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風險,生態環境部研究起草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可于2018年8月18日之前向生態環境部提出意見和建議。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固體廢物主要分為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固體廢物、醫療廢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四個大類。
其中,工業固廢隨著國家調結構、去產能政策的嚴格落實,工業固廢的生產量下降明顯。2016年我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0.9億噸,較上年同比下降5.53%,但是城市生活垃圾問題卻變得越來越嚴重。據統計2008-2016年我國城鎮垃圾生產量不斷增加,由2008年的2.28億噸,增加至2016年的2.89億噸,隨著2017年城鎮化率的進一步提升,2017年城鎮垃圾的生產量約為2.98億噸。
在2018年5月18至19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我國明確了要想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將固體廢物作為環境風險管控的重要內容、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額重要保障,統籌固體廢物與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
此次發布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共六章102條,其中修改50 條(不包括僅修改“環境保護”為“生態環境”的條款),新增14條,刪除4條。主要修改內容有四大方面。
統籌把握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關系。意見稿中突出了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無害化底線要求和強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約束性規定。
明確各方責任促進固體廢物協同治理。強化產生者的主體責任,界定轉移相關方的義務與責任,提出生產者責任延伸制,明確部門污染防治責任。
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法律支撐。下一步我國將改革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強化農業固體廢物管理規定、設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完善危險廢物管理制度。
綜合運用手段深化固體廢物管理。我國將通過經濟手段、細化技術手段、強化法律手段加強敢于,促進信息公開和公眾的參與。
隨著國家對于固廢污染的重視,固廢處理行業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一定能推動固廢污染問題得到改善,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資料來源:生態環境部、前瞻數據院)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