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儀表網 儀表產業】5月13日上午,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自主研發的無人機機載下投探空系統在安徽省順利完成試驗,填補了國內利用大型無人機開展氣象探測的空白。
此次試驗成功的氣象大型無人機下投探空系統技術由中國氣象局牽頭,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與安徽天路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
天路航空是淮北專業從事工業級無人機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系統集成的高新技術企業,先后與中科院空間中心、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等專業科研院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多次完成各種級、民用級無人機研發設計和生產加工任務。
無人機氣象探測是一項技術難度大、復雜度高、學科交叉多且挑戰性的工作。而無人機下投探空系統是飛機氣象探測的重要、基礎的載荷。
據介紹,目前,我國無人機技術已在上處于地位,且在海洋、環境調查、生態監測及救災等民用方面開展了廣泛應用,但在氣象探測尤其是大型無人機在氣象上的應用方面還處于空白狀態。此次成功試飛,填補了國內利用大型無人機開展下投探空觀測的空白。
該試驗屬于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海洋氣象探測一期工程,主要用于探測大氣的溫度、濕度、風速、風向等氣象要素,應用范圍廣、區域大。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工作,無人機攜帶的下投探空儀在6000米高空投放后,將氣象要素值成功傳至地面監控室。
該無人機機載下投探空系統,精度高、體積小、重量輕,機載探空系統與投放系統一體化,系統工作全自動。只要有數據線與
電源線,不用改裝無人機,設備可以任意掛在機翼、機腹或機艙的某處。同時,系統加有全自動溫控系統,保證系統在70℃至-90℃的氣溫范圍內可靠、穩定的工作。
大型無人機投入使用后,將為我國開展臺風探測、生態監測、人工造影作業和收集惡劣天氣氣象數據提供的技術支持,為現有人工觀測與保障提供一種全新、便捷及低成本的模式。
(資料來源:新華網、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淮北日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