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會議】8月17日,“工業自動化、網絡和機器人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舉行。會議邀請了芬蘭阿爾托大學Valeriy Vyatkin教授和葡萄牙布拉干薩理工學院Paulo Leitao教授分別作了題為Internet Inspired Architecture for Automation和Industrial Agents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y 4.0的學術報告。沈陽自動化所工業控制網絡與系統研究實驗室主任曾鵬研究員及課題組相關成員參加了研討會,并與兩位教授深入交流。
研討會現場
此次研討會圍繞工業
自動化軟件、分布式多智能體、新一代智能機器人和工業控制網絡等智能制造相關核心問題展開研討。Valeriy Vyatkin以高速列車軸承運行狀態遠程監控為例,論證了網絡對智能制造的推動作用,并重點比較了IEC 61499 和IEC 61131-3 標準之間的聯系與區別。Paulo Leitao從制造領域經典的物流傳送帶控制問題出發,深入探討了應用于制造過程的多智能體所展現出的靈活性、自治性和群體智能性,并指出多智能體系統在工業4.0系統全面應用仍需解決的可靠性、實時性、標準化等問題。
報告結束后,工業控制網絡與系統研究室科研人員劉意楊、李棟和張華良介紹了研究室在智能制造演示驗證環境、工業網絡和機器人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雙方探討了后續的合作研究空間,并就青年學者訪問、博士研究室聯合培養等進行了探討。
來訪期間,Valeriy Vyatkin和Paulo Leitao參觀了沈陽自動化所工業4.0示范生產線和研究所持股公司——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Valeriy Vyatkin是芬蘭阿爾托大學信息與計算機系統自動化終身教授,瑞典呂勒奧科技大學可靠計算機與通信講席教授;IEC61499標準及技術的積極倡導者,致力于分布式自動化軟件建模與形式化驗證等相關領域研究。Paulo Leitao是葡萄牙布拉干薩理工學院教授,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副主編;工業軟件智能體標準工作組組長與多智能體系統專家,IEEE P2660.1專委會主席。
(原標題:工業自動化、網絡和機器人研討會在沈陽自動化所舉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