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產業】為大力推進鐵腕治霾,打好藍天保衛戰,四川成都高新區深入實施“三治一增”,推行綠色施工,城市揚塵綜合治理工作在區域內廣泛開展。
7月17日,記者從四川成都高新區規劃建設局獲悉,為了保障區域內建設項目綠色施工,進一步降低工地揚塵,成都高新區按照成都市建委的統一部署,在加強建筑工地文明施工達標監督驗收工作的同時,深入開展工地揚塵施工管理,對5000平方米以上或者剩余工期超過6個月的工地安裝揚塵在線視頻監測系統。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經有131個工地完成了揚塵在線視頻監測系統的安裝,并且有效開展動態監控管理工作。
監控覆蓋 揚塵超標系統就會自動“報警”
揚塵漫天,泥漿遍地,這可能是很多人對工地的印象。但在成都高新區,工地成了清爽、整潔的綠色項目。在成都高新區天府大道旁的一商業項目工地,車輛要沖洗后方能出入工地,暫未施工的裸土全部用綠網進行覆蓋;在老成仁路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基坑旁的霧炮架和圍擋上的噴淋設備都在降塵……這些工地上都有一個顯示屏,上面顯示著PM2.5、PM10等的數值,實時播報工地的揚塵控制情況,還有攝像頭緊盯工地施工現場。這就是成都高新區在工地全面采用的揚塵在線視頻監測系統。
“通過揚塵在線視頻監測系統,我們可以對建設工地揚塵排放狀況進行全天24小時實時監控,相當于給工地裝上了一個監測‘天眼’。建設工地上的揚塵、噪音、濕度、溫度、氣壓等指標都能實時了解。”成都高新區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進一步梳理統計,成都高新區內目前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或工期超過6個月的工地有131個,已經全部安裝了揚塵在線視頻監測系統。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傳統的人力巡查監控相比,在線視頻監測系統開始推廣使用后優勢明顯,不僅時效性更強、覆蓋面更廣,而且通過量化和分析,使監測結果更,處罰也有了更充分的依據。如果發現施工現場監測到PM10指數超過了國家控制線數值的120%,那么系統將自動“報警”,提示短信將發送給成都高新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監督人員和建筑工地的主要管理人員,隨后監管人員立即下達停工整改指令,并實施揚塵整治工作。
錯峰裝修 減少揮發性有機物的危害
僅僅是安裝監測系統當然不夠,必要的降塵措施一個也不能少。隨著揚塵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成都高新區的建設項目都根據自身實際,采取了多種措施,細化揚塵管理。建筑工地圍擋要干凈整潔,出入口和主要道路要進行硬化,出入口要有設備對運渣車進行沖洗,配備噴淋降塵設備,工地內成堆裸土必須覆蓋……這些都是對區內建設項目的“硬性要求”。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為了落實鐵腕治霾的工作要求,成都高新區日前印發了《2017年成都高新區臭氧污染防控行動方案》,要求對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進行嚴格控制,力爭今年區域臭氧污染天數同比減少。對此,成都高新區規劃建設局也對建設項目進行了嚴格監督檢查,做好臭氧污染防控。
“對于進入裝修施工階段的大型項目,我們會嚴格監督建設相關責任主體,讓他們采用合格合規的涂裝材料,防止有害物質揮發,影響空氣質量。”相關負責人表示,尤其是成都高新區內的房屋建筑涂刷裝飾等需要使用有機溶劑的施工作業,都已經與相關企業溝通協調,要求項目錯峰施工,避開夏季午后日照強烈的時段進行有機溶劑施工作業。“由于強烈日照會促進有機物的揮發,我們已要求相關建設工地在中午12點到下午3點停工,減少揮發性有機物的危害。”
打“組合拳” 污水噪音治理同步實施
“除了加強揚塵污染治理外,成都高新區還全面深入開展建設工地噪音污染、污水排放等治理工作,進一步強化和落實建設工地各方責任主體責任,促進工地文明施工。”成都高新區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日前該局還下發了《關于深入開展建設工地“三污”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建設工地應提高施工噪音防治意識,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特別是臨近學校和住宅區的施工項目,應避開夜間施工作業,采取降噪措施,大程度降低施工噪音污染。
針對工地污水排放,成都高新區要求每個建設工地都按規定在出入口設置三級沉淀池,出入口車輛沖洗而產生的廢水必須經沉淀過濾后才可排入市政管網,泵管清洗等廢水也應進行收集,集中沉淀處理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網。凡設置民工生活區的建設工地,須在生活區設置化糞池,在廚房排污口設置隔油池,廁所、廚房的生活污水必須經過集中處理后才可排入市政管網。
成都高新區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已經責令相關單位形成項目專項工作方案,確保“三污”治理工作有效開展,同時將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未按要求開展工作的建設工地下達《暫停施工通知書》,整改完成后才能繼續施工。對“三污”防治工作開展不力、管理混亂的建設項目,將從嚴從重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的責任。
(原文標題:成都高新區131個工地安裝揚塵在線視頻監測系統,推行綠色施工)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