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人物】徐濤是大慶煉化公司機電儀廠儀表三車間的一名技師、公司勞動模范。工作25年來,他從一名技校畢業生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公司儀表專業的技能專家。工作中,他甘于奉獻、勇于拼搏,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成長為煉化企業一名的“匠心”員工。
作為一名產業工人,徐濤始終堅持做一名儀表工匠,用技術為生產排解難題。他所負責維護的聚丙烯酰胺反應器吹氮閥一直存在經常堵塞的難題,平均每年要進行通堵作業1200多次,崗位員工勞動強度非常大。面對難題,徐濤沒有延續以往更換閥門解決的老思路,而是在反復觀察生產過程,研究物料特性后,提出了“改變閥芯噴嘴間的密封形式,阻止反應液進入噴嘴”的建議,從根本上降低了堵塞。2016年初,車間陸續完成了吹氮閥更換,大幅度降低了崗位員工的工作量,每年還節省更換閥芯、噴嘴等材料費用50多萬元,此項技術于當年7月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技術。
干起工作來,徐濤有一股韌勁兒和拼勁兒。2016年大檢修,車間要完成2112項檢修任務,困難。徐濤主動承擔了“預備隊員”的任務, 24小時聽從工作安排。在聚丙烯酰胺中控1#、3#制冷機組聯鎖調試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二話不說趕到現場,憑借過硬的技術,在短的時間里幫助完成了調試工作;在動力廠二、三循
控制系統改造中,他加班加點幫助項目人員完成了原
PLC控制系統程序解讀和浙大中控
DCS系統組態的移植工作。在21天的檢修中,徐濤累計加班141.8 小時,在車間檢修員工中排名。
作為一名技能專家,徐濤從不把自己的技術當作的個人資本,而是毫無保留的傾注到技術傳承上。2016年,在公司團委開展的“師帶徒”活動中,他帶著徒弟王喜剛摸爬滾打,從現場儀表故障處理到各種控制系統的組態,他悉心地教授,毫無保留。徒弟主責完成了動力廠二、三循控制系統改造的廠級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他們也被評為“銀牌師徒”。
徐濤還是車間里隨叫隨到的“教書匠”。在車間冬季崗位練兵活動中,他是個主講師,經常騎著自行車在課堂、現場兩頭跑,同事們經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卻從未聽他說起背后付出的辛苦。
(原文標題:儀表工匠徐濤的“匠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