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新品】日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研制了一種新型傳感器,該傳感器由石墨烯作為材料,其可對可見光和紅外線都高度敏感,據推算,這一新型傳感器產品將比現有的傳感器產品光敏度強千倍以上。
據介紹,這種傳感器對光線的敏感度之所以可以超過現在攝像機所使用的成像傳感器千倍,得益于它所使用的創新式結構。它是由石墨烯制作而成的,石墨烯是一種擁有蜂窩狀結構的超強碳化合物,它和橡膠一樣柔韌,而且比硅更具傳導性。石墨烯是一種單原子厚的石墨層,它已經獲得了認同可以作為未來的建筑材料。
南洋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系發明了這種新型傳感器,是業內使用純石墨烯制造出一種用途廣泛的高光敏度傳感器。這一發明的成功可以證實,通過現有技術有可能僅使用石墨烯就制造出廉價而又柔韌的感光傳感器。
這一創新性的發明,不僅能夠對成像企業的消費者,而且能夠對衛星成像和通信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新型傳感器的關鍵在于使用了“滯留光線”的納米結構。納米結構能夠比傳統的傳感器更長時間的捕獲產生光線的電子微粒。這就會導致產生一種更強的電信號,就像數碼相機所拍攝的照片一樣,它能夠將這種電信號轉變成圖像。
現在大多數攝像機的傳感器都使用一種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作為基座。相比這樣的金屬氧化物,石墨烯基座就要的多,能產生更加清晰和精美的照片。而且據南洋理工大學研發團隊介紹,在設計這種新型傳感器的時候,甚至考慮到了現在的制造業規范。一般而言,攝像機生產企業能夠使用同樣的過程來制造這種傳感器,僅僅需要將基座材料轉換成石墨烯即可。如果有企業采納這一設計,那么就能夠帶來更廉價、更輕便而且電池壽命更長久的攝像設備。
(原標題:新加坡一大學研發新型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