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下游】5月底,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口氣舉鋼絲投撈井作業順利完成,10閥次氣舉閥均一次性投撈成功,成功率達100%。
這項100年前在美國發明的技術,如今讓中國西部的吐哈石油人運用得爐火純青。多年來,吐哈氣舉形成了五大類48種97個規格的氣舉配套工具,為海內外620口井提供服務。
舶來品的重生之路
1991年,吐哈油田從美國引進氣舉技術,到中國后卻用起來不順手,且價格昂貴。吐哈工程技術研究院決定改造這一技術,他們成立團隊,消化國外成果,開發自主產品。1996年,吐哈已具備規?;瘧脷馀e技術提升采油能力。
2011年,吐哈“可熱洗保護油層和不壓井作業的氣舉管柱”技術獲得美國發明,巧妙地解決了哈薩克斯坦讓那若爾油田低壓儲層油層保護的難題。2013年,吐哈氣舉中心研制出“油氣田用高壓投撈式偏心氣舉工作筒”和“用于氣舉采油的可投撈式高壓氣舉閥”兩項國家,目前已在哈國應用108套。
技術人員還針對伊朗北阿油田單井配產高、井身結構復雜等難題,開發集高產井生產、防腐、清防蠟等功能于一體的氣舉完井管柱。目前該管柱已在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氣舉完井54口。
自主技術鎖定市場
吐哈工程技術研究院在實踐中清楚地認識到,沒有核心技術就無法在海外市場長久立足。2011年9月,集團公司“氣舉試驗基地”在吐哈開始建設,歷經5年時間在今年5月20日建成。建成集基礎試驗、工藝試驗、診斷服務、人員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試驗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
該基地完成“氣舉工藝模擬試驗、氣舉遠程監測和控制、氣舉配套工具及產品研發、多相流研究試驗、氣舉閥特性試驗、氣舉技術培訓及交流”六大平臺建設工作,購置設備19臺(套),定制設備40臺(套),編制操作規程28項。
近5年,吐哈氣舉技術獲得33項實用新型、6項國家發明和1項美國發明。
科技優勢塑造市場品牌
目前,吐哈工程技術研究院已連續14年總體承包讓那若爾油田氣舉技術服務工作,讓那若爾油田也因此成為單個油藏氣舉技術應用規模大的油田,應用總井數已達485口,每年出口創收200多萬美元。
2015年,為期3年的蘇丹124區氣舉技術服務合同終止,油田開發中后期急需開展壓縮機保養服務,吐哈工程技術研究院特派遣兩名技術專家赴蘇丹執行任務,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支持,獲得甲方好評。
2015年,憑借“吐哈氣舉”的品牌信譽,中國石油伊朗公司將北阿油田油水井投運項目直接授標給吐哈油田。吐哈氣舉中心牽頭各單位承擔59口油水井、9個計量站、22個井場的投產運行和維護工作。4月底,北阿油田首批投產的12口油井原油日產達3714噸,標志著吐哈承擔的個海外油田投產技術服務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吐哈工程技術研究院海外市場憑借氣舉品牌帶動各項服務,近5年市場覆蓋8個國家16個區塊,累計收入5.02億元。
目前,哈薩克斯坦、伊拉克等產油國不斷擴大氣舉采油規模,預計未來3年至5年,氣舉井數將突破1000口。吐哈氣舉技術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ㄔ瓨祟}:核心技術:撬動市場的支點 ——吐哈氣舉技術走俏海外市場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