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10月22日下午,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徐洪海作客由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新華社上海分社和新華每日電訊主辦,東方網等協辦的“2015對話上海國企領導”訪談節目。
特殊:有研究院名號又是科技企業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簡稱“自儀院”)是個特殊的國企。它有研究院的名號,但有人說它是科技企業。徐洪海說,自儀院不是純粹的技術研究、出論文、寫報告的學術機構,而是面向市場和經濟建設,面向產業與科學融合。
1956年成立以來,自儀院是中國工業自動化儀表技術的發源地和標準體系的創立者,承擔著我國相關領域發展規劃、技術研發、檢測標準、情報信息等工作。專業技術服務領域覆蓋電力能源、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節能環保、先進制造等領域。
自儀院還為我國“兩彈一星”提供關鍵元器件,擔當我國衛星火箭發射基地控制系統重任,為海底電纜檢測儀表和個海洋鉆探平臺作出過突出貢獻。
契合:對接“中國制造2025”培養科研“瘋子”
近來,關于工業4.0、互聯網 、大眾創新、中國制造2025等概念眼花繚亂,上海前不久又剛剛出臺將臨港打造為智能制造中心的扶持政策。徐洪海說,自儀院其實和這些概念契合。
徐洪海表示,一個大國沒有強大的制造業支撐,就會空心化,所以必須牢牢掌握裝備、核心裝備的制造水平。對于上海而言,打造科創中心,第三產業必須要有第二產業的支撐。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中,要把裝備制造業作為上海制造的優勢。
徐洪海認為,自儀院要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把智能制造作為自儀院主攻方向。不僅僅開發智能制造的產品和軟件,或提供服務,還要考慮整個創新體系建設。
徐洪海透露,自儀院已經承擔一些數字化制造工廠的設計任務,還包括特高壓輸配電數字化提升,商務發動機關鍵技術聯合開發等項目。此外,自儀院還在推動智能工廠和車間的通用技術標準。
自儀院希望打造智能制造方面的人才高地,目前,他們已和上海高校聯合成立全日制智能制造工程師學院。提到人才問題,徐洪海說,希望自儀院能培養一批科研“瘋子”。
本次“聚焦一號課題,建設科創中心——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全媒體大型訪談活動,由上海國資委黨委、新華社上海分社、新華每日電訊聯合主辦,東方網、東廣新聞臺、財經、解放網等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