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企業風向標】7月30日,能效管理專家施耐德電氣在西安舉辦了以“能效+啟動未來”為主題的2015施耐德電氣水行業創新峰會。本次峰會聚焦于節能增效時代背景下,中國水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多位施耐德電氣中國區高層領導出席峰會,并與眾多業內專家、客戶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探討中國智慧水務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分享施耐德電氣在智慧水務解決方案的獨特價值主張、服務能力和佳實踐。
通過水資源節約并提升其利用率,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早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隨著今年國務院“水十條”的正式頒布,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原則,提升能效成為中國水行業發展的首要目標。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全國銷售部負責人曹瑋表示:“面對新一輪產業革命和國家經濟發展新常態,提高產業鏈效率是重中之重。對于中國水行業而言,‘節流’比‘開源’更重要,通過技術減少因漏損等因素造成的巨大水資源浪費勢在必行。作為可為水行業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施耐德電氣憑借多年來在智慧水務領域的成功經驗以及的處理技術,以‘能•效+’為導向,助力水務行業實現安全、的可持續發展。”
IWA會員、亞行世行項目漏控專家、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工程師侯煜堃出席峰會并分享了其對中國水行業發展前景的看法。他表示:“隨著新環保法的執行和‘水十條’的出臺,中國開啟了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時代,將環保產業從末端治理轉向了全生命周期的生產綠色化。PPP模式和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推廣使得水務企業和國家政府將會有更多的機會交流合作,中國水行業將迎來的市場機遇,對于推動水行業的發展,推動工業污染治理都有積極作用。水務企業將受益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發展。通過嘗試與互聯網大數據結合的新商業模式,水行業未來將會產生難以估量的戰略價值。”
峰會上,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解決方案事業部負責人趙康與行業專家、媒體、合作伙伴通過高峰論道,聚焦環境產業的發展前景,深入分析水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趙康表示“西部地區獨特的氣候和自然環境,使得其水資源的處理利用一直面臨諸多挑戰。而在互聯網+時代,IT系統和大數據服務手段的緊密結合使智慧水務成為現實。”
在這一環節,各位嘉賓紛紛分享他們對水行業的獨到見解:E20環境平臺合伙人,E20環境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代維昭從宏觀層面討論了環境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水務企業的發展前景,他表示:“中國的環境產業將變成一個‘大市場’,經歷一場‘大變革’,進入一個‘大時代’。這一產業無論是在環境服務界面、服務深度、技術含量、裝備水平等方面都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并將將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昆明通用水務總經助理余沛在面臨市政水行業現狀時表示:“昆明與西安在歷史上水資源充足,但近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水污染。我認為水行業亟需打破保守思想,結合類似施耐德電氣所提供的智慧水務解決方案,快速提升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方能解決當前的水務問題。”威立雅中國區工業負責人金滄璐強調了工業水處理的挑戰以及應對策略,“水務行業的核心在于運營,施耐德電氣和威立雅所做的就是幫助水務單位實現管理網絡化、運營自動化,從而大大提升其運營效率。”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院總工程師尚群勇立足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認為“中國環保業所面對的是技術與發展的雙重挑戰。國家和企業要加大多元化的環保投入,提高智能化水平,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整個峰會的亮點環節,施耐德電氣展示了其在大數據時代,與時俱進、全網覆蓋的智慧水務解決方案。該方案著眼于整個水循環始末,無論企業管理層、運營調度層、或是生產控制層,都可以進行主動監測、采集、分析和輔助日常及應急決策,使水務資產更加、長期和可靠運行,真正實現“智慧水務”。
其中,施耐德電氣WMS漏水管理集成平臺,包含水網數據統計分析、在線管網仿真和優化以及GIS資產管理,三大技術配合管網遙測系統,從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報警、在線檢測,以及輔助決策等六大領域,對整個管網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控,為實時監測水網管道提供了強有力的解決方案。AQUISO peration智慧水網在線仿真云平臺,是實現供水管網實時監控與動態決策的運營管理平臺,可幫助水務公司更地進行供水調度決策,實現運籌千里之外,感知水網瞬息變化,及時通知用戶,提升用水滿意度。
此次活動得到了聚焦水行業創新綠色發展的媒體和企業的廣泛關注,在本次大會上業內外專家和企業人士表示對中國水行業的發展寄予期望,并將攜手共拓中國環境產業的未來,助力水務企業發展,為中國建設資源節約型及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