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會議報道】 “中國石油油氣生產物聯網系統建設及儀表自動化技術研討會”召開,大會探討了我國石油油氣生產物聯網系統建設與管理經驗及未來發展趨勢。
大會現場
中石油集團勘探開發分公司副處長班興安做大會總結發言(原文實錄):
一、三點感受
1.技術研討會恰逢其時
所謂恰逢其時,體現在:一是目前的示范工程建設的經驗和工程運行實例能夠支撐本次會議開出實效。目前,油氣生產物聯網示范工程建設正在扎實推進,南方、西南、吐哈3家油田示范工程已經上線運行,其中南方、西南2家已通過上線驗收。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和驗收計劃,青海示范工程、新疆風城、塔里木克拉示范項目也將于12月份陸續上線運行,并將完成上線驗收。通過南方、西南2家油田的上線驗收,說明其建設內容、建設標準、采用的技術以及發揮的作用得到了認可,同時通過上線運行和上線驗收,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結合正在建設的一些油田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體會,為本次交流研討提供了活生生、實實在在的素材。另外,自2008年集團公司全面推行油氣田地面建設標準化設計工作以來,以長慶、大港、冀東為代表的16家油氣田公司,積極開展油氣田數字化建設,通過他們在會上的報告和提交的論文,能夠感受到他們確實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這些經驗都為開好這次會議奠定了基礎。二是此時召開這次會議,油氣田公司、相關設計單位和國內外廠共同交流研討技術、分享經驗,如同及時雨,無疑將會為示范工程的完善、改進以及今后的規模起到重要作用。
2.會議形式有效,內容全面,含金量高
所謂形式有效,表現為:一是采取大會重點匯報,各油田公司集中一個主講報告,其余論文留作會下會后共享的方式,既突出了重點,又確保了會議的。同時,這次會議將會場交流研討與示范工程現場實地考察相結合的形式,不抽象,加深了大家對物聯網技術及應用效果的真切體會和認識。
所謂內容全面豐富,含金量較高,表現為:會議安排了20個大會報告,收集了47篇論文,內容豐富,涵蓋了油氣生產物聯網建設三個子系統涉及的技術、產品與運行管理的方方面面。既有A11項目組的關于物聯網系統建設的總體報告,又有各試點單位的具體實施應用情況報告,還有長慶等油田的成功實踐經驗介紹;既有綜合解決方案,又有專項支撐技術和產品交流。既有國內經驗總結,又有國外佳實踐分享。通過交流感受和獲獎論文評選,我感到內容含金量較高,收獲較大。其中有些技術、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代表了中國石油目前高水平。
3.真正體現了中國石油學會的作用。石油學會以其國家賦予的的地位和在業界超強的影響力,能夠站在更高的層次指導物聯網建設,在更大的范圍聚攬業界同仁交流研討,共享建設經驗和新成果,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二、關于物聯網系統建設的幾點建議
1.增強對集團公司油氣生產物聯網系統建設重大意義的認識
集團公司黨組高度重視上游業務,把上游業務定位為集團公司發展的基礎,利潤的主體。凸顯了國內上游業務的重要地位和責任,然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又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國內陸上大部分油氣田已進入開發中后期,含水率逐年升高,油氣產量逐年下降。二是新油氣田開發對象越來越復雜,品位越來越差,開發對象大多是低滲透、“三高”、稠油、煤層氣、頁巖氣、致密油氣。三是已建采油與地面系統龐大,有近30萬口井,1萬多座站場、幾十萬公里管線,運行維護成本逐年上升。四是國家的安全環保政策日趨嚴格。五是土地征用和工程取水更加困難。六是人工成本不斷攀升、設備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七是油價持續走低,上游業務實現規模效益發展難度越來越大。面臨這樣的形勢,怎么辦?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破解困局。縱觀世界潮流,深入分析石油工業特點和實際,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是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上游油氣田生產物聯網系統的建設就是兩化深度融合的具體實踐,和ERP、云計算兩個項目一起被列為集團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建設三大標志性工程重點實施。這是用信息化技術改變傳統產業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實施集團公司“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建設綜合性能源公司的重要保證。從另一個角度講,對于我們大家來說,特別是學自動化、計算機、信息化的同仁,我們趕上了這個時代,時代的發展賦予了我們這個責任,賦予了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因此要倍加珍惜,加倍努力。
2.物聯網系統建設以建設目標為導向,以示范工程為抓手,總結經驗,完善提升,深化應用,真正發揮好作用
物聯網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是:通過物聯網技術與工程技術的結合,建立覆蓋全公司各類井、站、管線的規范統一的數據管控平臺,實現生產數據自動采集、遠程監控、生產預警,促進生產流程和管理流程優化、生產組織方式和組織機構設置優化,資產配置和人員配置優化,促進生產效率、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為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在具體的示范工程建設上和管理上,我們要高起點、高標準。參照佳實踐,緊密結合油氣田生產實際,建設三個子系統——數據采集與監控子系統、數據傳輸子系統、生產管理子系統。構建三個中心——作業區生產管理中心、采油采氣廠生產調度中心、油氣田公司生產指揮中心。支撐三級生產管理——作業區、采油采氣廠、油氣田公司。配套建立三支隊伍——精干的現場操作隊伍、專業化的維護搶修隊伍、高水平的技術支持隊伍。
第二,在物聯網系統建設與管理上,一定要做到“建的優、用的好”。
一是工程建設中,應做到工程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相互促進。通過選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智能設備,促進物聯網系統建設的實施,例如:通過大力推廣一體化集成裝置,可促進物聯網系統建設的實施。一體化集成裝置作為系列化產品,具有以下特點:功能集成度高,可替代油氣田常規的中小型站場和大型站場生產單元。智能化程度高,可實現無人值守。可靠性高,維護工作量小。橇裝,便于搬遷。
二是充分發揮物聯網技術的優勢,優化站場總體布局和工藝流程。實現新油田建設的優化,老油氣田改造大限度的實現關、停、并、轉、減,達到簡化。老油氣田物聯網建設要結合整體調整改造,首先要優化總體布局,簡化工藝流程的基礎上同步實施,同時投用。其次應大力開展軟件量油適應性研究,具備條件的油井全面應用以減少布站層級,縮短工藝流程,打倒計量站。再就是做好新建系統和已有系統、設備的融合。中國石油老油氣田數量多、站場類型多,自動化程度不一,系統新舊不一,應盡量利用老油氣田已建設備、設施和管理系統。實現低成本、安全改造,有針對性的在技術上下功夫。
三是工程建設中,應針對不同油氣田自然特點,社會依托條件和技術發展方向,進一步優化通信方案;要開展物聯網建設標準化設計工作,固化先進適用的技術并適時改進提升;同時作為建設項目,按照有關規定,方案編制及工程設計必須選擇有資質的咨詢、設計單位完成,并應充分發揮設計單位的作用。既保證建設合規,又能夠保證質量和水平。
四是構建運行操作、維護搶修、技術支持三支隊伍,并配齊相關人員和裝備(力量強、經驗豐富的油氣田,可自己解決。技術保障力量差的油田,可依靠社會力量),保證系統和生產正常運行。抓好培訓工作,通過加強培訓,提高人員素質,為“用得好”奠定基礎。
五是培訓工作應實現專業化。一是要組織專家編制針對操作人員,維護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二是保障培訓教師的專業化、高水平。在熟練應用的基礎上,深化應用,大限度發揮系統在油氣生產領域的作用。A11項目組要發揮技術優勢,主導培訓工作。培訓工作可分級開展。
六是針對示范工程的實施,總結經驗,評價篩選先進適用的技術與軟硬件產品,評估其運行效果和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發揮的作用,持續完善、改進、提升示范工程,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在此基礎上修訂建設規范。總結改進工作涉及到A11項目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產品供應商、油田公司相關單位,大家要密切結合,圍繞項目具體實施,真正梳理、提煉出項目建設中的經驗和不足,真正做到完善、改進、提升。
七是關于深化應用,建議有關單位不要太急。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把A11項目設計的功能用熟用好。系統融合問題已提到信息管理部的議事日程。個別單位超前開展此項工作,好處在于能夠積累經驗,但風險在于你搞的東西有可能不盡合理,與將來的統建系統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以上是我的幾點意見和建議既不全面又不成熟,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
各位專家、各位領導、各位同仁,這次大會的圓滿成功,必將為提升中國石油油氣生產物聯網系統建設與管理水平發揮重要的作用。讓我們珍惜物聯網系統建設的寶貴機會,銳意創新,扎實工作,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傳統的石油工業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承載幾代石油人的美好夢想和中國石油可持續發展的期望飛得更高、飛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