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農村飲用水工程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然而長期以來,農村飲用水工程用戶收費難、揮霍浪費水資源等現象比較突出。日前,浙江麗水云和縣個“無源自控水表”在安溪鄉上村西山自然村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
自2003年開展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以來,浙江麗水云和縣已幫助近9萬人解決了飲用水困難問題,全縣農村飲用水保證率達98%以上。為從各方面徹底杜絕村名浪費水源,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云和縣采用三管齊下的方法,切實加強農村飲用水管理。
一是探索解決飲用水收費難問題。水費的收取一直以來都是農村飲用水管理工作的難題。針對這一問題,該縣積極探索,查閱相關資料后發現無源自控水表具有預收費和節水的功能,2014年7月,縣水利部門與安溪鄉鎮府在安溪鄉上村行政村西山自然村開展試點,安裝無源自控水表,開展“先繳費、后用水”的水費收繳模式,成效顯著。
二是建立飲用水專業化管理模式。該縣采取承包服務的方式,安排3名專業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并配備專用手機(GPS定位)及照像機,對全縣已安裝的100臺緩釋消毒器進行統一管理,定期排查及維護,并每月進行考核,使100處消毒設施試點真正用到實處,惠利于民。
三是飲用水建后管護資金到位。該縣每年投入104萬元作為農村飲用水建后管護專項資金,嚴格資金管理,進行專款專用,并制定出臺《云和縣農村飲用水長效管理辦法》,使資金真正落實到實處,保障農村飲用水建后管護工作。
十一國慶節期間,云和縣水利局人員和安溪鄉干部來到上村西山自然村,查看“無源自控水表”的使用情況。云和縣安溪鄉上村村委主任洪方勝說道:“無源自控水表跟老水表的區別在于,先收費后上水,比方說,老百姓上100噸水,他用完之后,它(水)會自動關掉,再繳費、再上水。”
由于西山自然村的農房落差比較大,一些村民反映,當地勢低的農戶大量用水時,住在上面的農戶由于水壓不夠會出現沒水用現象;今年8月份,安溪鄉政府在縣水利部門的支持下,從外地引進“無源自控水表”對農戶用水進行智能操作,一方面可以有效遏制村民浪費水資源現象,另一方面,通過先繳費后上水,村兩委可以及時收繳水費,并用于飲用水工程后期的管理和維護,促進農村飲用水“以水養水”的良性循環。
對此,云和縣安溪鄉常務副鄉長季劍說:“讓農村里面的村民用水能用好水、節約水,同時水有人管起來。”村民藍嫻玉則表示,安裝了無源自控水表后,對村民以后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很有幫助。
目前,西山自然村在家的每戶村民都安裝了“無源自控水表”,接下來,云和縣水利部門將在全縣范圍內有條件的村莊進行推廣。
據了解,“無源自控水表”與普通水表的區別在于能實現預收費。其核心技術采用純機械方式對水表進行智能操作,實現預收費功能,也可先用水后收費。該表具有性能穩定、計量精度準確、性價比高、安裝方便等特點。
“無源自控水表”的是浙江衢州龍游縣中水儀表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榮根。該水表彌補了普通機械水表的缺陷,較好地解決了一家一戶用水抄表難、收費難的問題,為農村飲水安全長效管理提供了關鍵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