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2014年9月18日,重慶市依托重慶郵電大學、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電信研究院共同建設的重慶市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成并通過驗收。
據了解,該中心總投資1200萬元,在兩年建設期內,已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15項科技項目、25項省部級科技項目,累計獲得約6900萬元經費支持,并取得了多項重大科技成果。
“比如,我們研發出的工業物聯網核心芯片——‘渝芯一號’,自2012年亮相以來就備受業界關注,相關核心技術也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王平介紹。長寬都只有6毫米,集成度很高,可廣泛應用于智能工業、智能電網、智能交通等領域。
如今在很多自動化生產線上,企業大部分都采用工業有線網絡的方式,但布線成本很高,占整個自動化系統安裝維護成本的60%以上。不少企業都希望通過工業無線網絡的方式來代替。工業物聯網是通過支持設備之間的交互與互聯,有效降低自動化成本、提高自動化系統應用范圍,對于提升制造業信息化水平、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重要促進作用。其中,無線網絡又是工業物聯網的關鍵技術,對響應時間、抗干擾和可靠性要求極高,普通的民用芯片卻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這款芯片能夠支持目前工業物聯網已經形成的ISA100.11a、WirelessHART、WIA-PA等三大主流工業無線標準,在工業無線網絡的情況下,將過去很多自動化生產線上由軟件實現的功能改由硬件來直接支持,使處理速度可以提高50%左右,資源消耗還下降一半左右。他還透露,目前,“渝芯一號”已經完成了各項測試,計劃年內投入批量生產,產量在5萬片左右,預計售價在每塊20-30元左右,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商業價值。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中心圍繞相關成果共申請了44項發明,其中1項已獲授權。參與驗收的專家一致認為,其在工業物聯網與智能儀器儀表關鍵技術研發、標準制定、核心芯片與儀器儀表研制與生產等工程技術開發方面已達到國內水平,主要核心技術甚至處于水平。該中心通過對外技術服務、成果轉讓、開展檢測服務等,已累計實現經濟效益5850萬元。
該中心的建成將加快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工業、智能電網、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應用,為重慶市成為全國有重要影響的物聯網應用先行區提供科技保障。此外,該中心研發團隊還設計了一系列智能家居系統,并在重慶郵電大學內進行示范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