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家習慣稱他為儀器儀表的“保健師”,對這個稱號他說自己始終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彭連兵的眼里,監控儀表就像設備的“眼睛”,能清楚、直觀地反映出現場設備參數,為生產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一點都不能馬虎。
工作近20年,彭連兵養成了記儀表維修筆記的習慣。那些厚厚的筆記本堆起來像一座小山,可是他卻樂此不疲。因為身為江漢油田鹽化工總廠鹽硝廠的儀表工程師,他正是依靠這些原始資料,熟悉掌握了廠里500多臺儀表和閥門的安裝位置、規格型號、工作原理、常見故障原因等。
大家習慣稱他為儀器儀表的“保健師”,對這個稱號他說自己始終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彭連兵的眼里,監控儀表就像設備的“眼睛”,能清楚、直觀地反映出現場設備參數,為生產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一點都不能馬虎。
2012年夏季,彭連兵負責“年產30萬噸鹽硝聯產裝置”配套儀表的安裝、調試工作。為了不拖延工期,保證儀表安裝一次到位,彭連兵常常待在工作室里,埋在一人高的圖紙中細細地演算、認真琢磨,連飯都忘記了吃。時值酷暑,施工現場熱得像火爐一樣,他與工藝、設備、電氣工程師在現場多方溝通,為了一個問題與設計院、安裝公司不厭其煩地爭論,直到雙方達到共識。
有一天,他敏銳地發現,原設計系統的測控點安裝在一樓,流量計和調節閥體積大并且重,且離地面4米高,存在安全隱患。他回去后查資料、做計算后,認為把流量計和調節閥分別安裝在二樓、三樓離地面1米處是理想的。他與設計院溝通,說了自己的想法,終,他的設計方案得到認可,設計院出具了設計變更單。不僅節約了安裝成本,并且方便儀表的維護。此后,他又對鹽硝項目制鹽裝置的測控方案不斷優化完善,提出改進建議20余條,節約成本近20萬元。
包裝秤雖小,卻是鹽庫包裝不可或缺的“寶貝”,包裝秤能否做到時刻“公平”是彭連兵時刻關注的重點。
今年6月的一天,新裝置成品50公斤鹽包裝秤稱重時波動較大,且包裝速度慢,如果持續下去,會造成鹽漫倉且會影響到成品鹽的銷售。正在食堂排隊打飯的彭連兵接到電話后,拿著空碗跑到了操作平臺上,操作平臺上漫出的鹽粉塵嗆得他喘不過氣來,眼鏡片上也斑斑點點的散落著鹽粉,他用手拂去鏡片上的粉塵仔細地觀察著儀表,經過10分鐘的檢查,他發現是傳感器、稱重料斗等原因造成重量波動大的原因。于是他把進料門打開到大位置,清理了稱重傳感器和稱重料斗,重新校準了零點和量程,修改了稱重控制器內部參數,經過調整后,包裝速度由原來的每分鐘8包提高到12包,用臺秤對連續幾袋鹽復秤,重量都很準確。那天他空著肚子忙完,已經到了下班時間。
彭連兵話不多,面對各種儀表,他是那么專注、認真。做好監控設備的“保健師”,靈活利用現代高科技,提高生產效率,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