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中國新聞網)
用飛行器進行航拍,已是目前非常流行的趨勢。飛行器的發明,莫過于人類有在空中像鳥類一樣飛行的理想。,古希臘的阿爾希塔斯所制造的機械鴿、遠至澳大利亞的飛去來器、中國的孔明燈和風箏都有關系。在中國古代,有人在文學著作中描述了飛行的理想,而且還有人設計了一些大型的風箏飛行器,試圖實現這種脫離大地束縛的理想,明朝的萬戶飛行器,就設計了一種將幾十支火藥火箭綁在椅子上,手拿風箏進行飛行的試驗。世界上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發明的風箏。15世紀,意大利的達·芬奇也曾設計過飛行器。
飛行器是由人類制造、能飛離地面、在空間飛行并由人來控制的在大氣層內或大氣層外空間(太空)飛行的器械飛行物。在大氣層內飛行的稱為航空器,在太空飛行的成為航天器。隨著飛行器普及,個人飛行器民用中也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地步了。
(個人飛行器)
早期飛機上沒有專門設計的儀表。萊特兄弟飛行時,飛機上只有一塊秒表、一個風速計和一個轉速表。早期裝在飛機上的還有其他一些地面用的簡陋儀表,如指示高度用的真空膜盒式氣壓計、指示航向用的磁羅盤、指示飛機姿態用的氣泡式水平儀。
1909年,法國飛行員L.布萊里奧次駕機飛越英吉利海峽時,機上仍沒有任何專門的飛機儀表。那時人們主要靠肉眼觀察,在能見度許可的情況下飛行。
次世界大戰期間飛機儀表有了較大的發展。
1916年英國空軍的S.E.5型飛機的儀表板上已裝有3種較為可靠的飛行儀表及4種發動機儀表。
1927年,美國飛行員C.A.林白駕機飛越大西洋,除上述主要儀表外,他的飛機還裝備了羅盤、傾側和俯仰角指示器、轉彎傾斜儀和時鐘。
1929年9月,美國飛機駕駛員J.H.杜立特憑借儀表和無線電導航設備安全完成盲目飛行,即儀表飛行,開創了儀表發展的新階段。
從30年代開始,一些國家相繼規定飛機上必須配備能完成盲目飛行的一定數量的基本儀表,其中包括空速表、高度表、陀螺地平儀、航向陀螺儀、升降速度表和轉彎傾斜儀。隨著大型、多發動機、高速飛機的機載系統逐漸增多,儀表需求量也日益增長。
30~50年代,飛機儀表有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遠讀儀表、伺服儀表等新式儀表。這一時期重大的進展是出現了各種機電型綜合儀表,有代表性的是指引地平儀、航道羅盤、大氣數據計算機。
60~70年代電子技術、尤其是包括微處理機在內的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彩色陰極射線管和其他新型電光元件(液晶顯示器、發光二極管等)的相繼問世,為儀表數字化、小型化、綜合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條件。數字式大氣數據計算機、捷聯式慣性導航系統等帶微型計算機的數字測量系統和以平視顯示器為代表的電子綜合顯示儀的出現,標志著飛行器儀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飛行器儀表又分為飛行儀表、導航儀表、發動機儀表和系統狀態儀表4大類。
飛行儀表
指示飛行器在飛行中的運動參數(包括線運動和角運動)的儀表,駕駛員憑借這類儀表能夠正確地駕駛飛機。這類儀表主要有:利用大氣特性的各種氣壓式儀表、利用陀螺特性的各種陀螺儀表和利用物體慣性的加速度(過載)儀表等。
導航儀表
用于顯示飛行器相對于地球或其他天體的位置,為飛行員或飛行控制系統提供使飛行器按規定航線飛向預定目標所需要的信息。定位和定向是導航中的兩大問題。導航儀表包括導航時鐘、各種航向儀表和各類導航系統。導航系統按工作原理分為:航位推算導航系統、無線電導航系統、天文導航系統、衛星導航系統,以及它們有機結合、互相校正的組合導航系統(見飛機導航系統)。航位推算導航系統按原始信息的性質又分為:利用真實空速推算的自動儀、利用地速推算的多普勒導航系統和利用加速度推算的慣性導航系統。
發動機儀表
用于檢查和指示發動機工作狀態的儀表。按被測參數區分,主要有轉速表、壓力表、溫度表和流量表等。現代發動機儀表還包括振動監控系統,用于指示發動機的結構不平衡性和預告潛在的故障。燃油是直接供發動機使用的,故指示燃油油量的油量表通常也歸屬于發動機儀表。組成原理按照組成原理,飛行器儀表可分為直讀儀表、遠讀儀表、伺服儀表和綜合儀表。
直讀儀表
很多早期的儀表都屬此類,如氣壓式高度表、空速表、升降速度表、磁羅盤、航向陀螺儀等。直讀儀表通常由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測物理量的元件)、放大傳動機構和指示裝置組成,如氣壓式儀表等。有的直讀儀表則直接由敏感元件來帶動指示裝置,如磁羅盤和航向陀螺儀。這類儀表簡單、可靠,不僅仍大量用于一些低空飛行的輕型飛機上,而且幾乎在所有飛機上都還用它們作為應急儀表。
遠讀儀表
通常由傳感器和指示器兩部分組成。傳感器遠離儀表板,指示器則在儀表板上。大多數發動機儀表均屬此類,如發動機排氣溫度表用熱電偶式感溫頭作為傳感器,用毫伏表作為指示器。還有一些儀表利用遠距同步傳輸系統來實現遠讀的功能。
伺服儀表
利用伺服系統原理構成的儀表,也稱閉環儀表。采用伺服機構能減小摩擦力矩對敏感元件的影響,進行力矩放大,提高儀表測量和指示精度,輸出多路信號供各系統使用。伺服儀表也具有遠讀的特點。
綜合儀表
也稱為組合儀表。儀表的綜合化有兩條平行的途徑:一為傳感器綜合化,二為顯示器綜合化。傳感器綜合化又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把原理不同而功用類似的幾個傳感器組合在一起,以達到互相校正和提高儀表性能的目的。由磁羅盤和航向陀螺儀組成的陀螺磁羅盤是這種綜合方式的典型例子。另一種方式是把少量公用的原始信息傳感器集中起來,通過計算機計算,輸出為數眾多的不同的信號。這方面的典型實例是大氣數據計算機。這種傳感器綜合化方式的優點是大大減少了設備的重復性,減小了體積和重量,又能采用較完善的測量原理,進行多種誤差補償而提高了參數測量精度。
顯示器綜合化是把有關的參數集中在一個顯示器內顯示,這樣做不僅能有效地減少儀表數量、減輕儀表板的擁擠程度、減輕飛行員的目視負擔,而且還能得到用單一參數指示器所不能得到的有用信息。早期的組合式高度表、組合式航向儀表,后來的機電型指引地平儀、航道羅盤以及現代的電子綜合顯示儀都是顯示綜合化的實例。
10月9日,中國國家空管委辦公室官員透露,年內有望出臺的《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規定》和《通用航空飛行任務審批與管理規定》等法規目前正在征求各部委的意見。
個人飛行器時代即將來臨。
你有飛天之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