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2年,我國照明用電約占全國用電量的13%左右。在能源日益匱乏的今天,使用一種綠色的照明燈具成為必然選擇。四聯集團已經連續8年穩居國內儀器儀表地位,但卻毅然跨界進入了照明行業。
央視蛇年春晚已過去近一個月了,但春晚舞臺上美輪美奐的LED顯示屏,卻還讓很多人記憶猶新。而顯示屏背后璀璨的數千萬顆燈珠,均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四聯造”。
據了解,這已經是重慶四聯光電連續第二年成為央視春晚顯示屏器件的供應商。近日,四聯光電的LED道路照明系列、LED商業照明系列還獲2011-2012重慶市新產品一等獎。四聯光電的LED產業鏈,正在一步步深化。與此同時,四聯光電以其的技術和實力,在人造藍寶石及其晶片等業務領域不斷拓展,成為。
集團發展歷程
儀表進軍LED行業
2012年,我國照明用電約占全國用電量的13%左右。在能源日益匱乏的今天,使用一種綠色的照明燈具成為必然選擇。據相關專家測算,若將我國全部在用白熾燈替換成節能燈,每年可節電48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近4800萬噸,若進一步更換為LED照明產品,將帶來更大的節能效果。
在LED燈具即將迎來照明市場的又一次革命時,擁有聰明“大腦”的“四聯造”LED路燈,節能率高達75%,壽命長達8年以上,已然站在了行業的前端。實際上,自高起點切入藍寶石及LED行業以來,四聯集團不斷刷新行業紀錄。但作為儀表行業老大哥的四聯集團為何會挺進LED照明行業?
在進軍藍寶石及LED產業之前,四聯集團已經連續8年穩居國內儀器儀表地位,但行業規模成為企業發展的天花板,如何依托固有資源進行相關多元化,給四聯集團提出了發展的新命題。
藍寶石促多元化發展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世界500強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出于自身發展需要,有意出售加拿大藍寶石工廠,橄欖枝首先拋向中國的友好城市――重慶。
四聯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集團在寶石元件生長、加工方面的經驗技術以及與霍尼韋爾自控技術之間的合作淵源,成為接受橄欖枝的佳人選。集團充分“理解”此次收購的意義將非常深遠,因為彼時國內沒有一家企業能完整地生產出藍寶石襯底。即使是小的2英寸襯底,也大量依賴進口,而霍尼韋爾已經具備生產4英寸襯底的技術。如果收購成功,勢必將掌握世界的藍寶石制備技術,為四聯集團實施相關多元化發展戰略提供原動力。
通過數次談判及重慶市政府的斡旋,2008年4月,四聯集團成功收購美國霍尼韋爾藍寶石業務,8月,成立四聯加拿大藍寶石工廠,同年底,組建重慶四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自此,四聯集團的業務版圖上添上了新成員――藍寶石及LED。
產業發展現狀
技術助藍寶石生長
這次收購開啟了重慶國企海外收購的先河,也給四聯集團帶來的壓力,如何消化好技術,不至造成“蛇吞象”的局面?四聯集團用復制再創新解答了這道難題。
2008年12月,四聯集團LED產業基地在兩江新區蔡家同興工業園起航,成功復制加拿大藍寶石工廠。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復制工廠的同時,集團加快人才的聚集,相繼從美國、日本等海外和國內引進數名光電產業專業人才,在四聯光電成立技術研發中心。僅一年多時間,通過攻克技術壁壘,成功消化藍寶石晶體提法拉和泡生法兩項藍寶石生長技術,核心技術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
“在‘有’的同時,四聯光電也加快‘創’的步伐。”四聯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研發中心現已具備生長、加工和研發大尺寸藍寶石的能力,擁有85公斤級以上大尺寸高品質藍寶石晶體的批量生產能力,成功實現30kg和60kg級藍寶石生長設備的國產化,在極大節約生產成本的同時為快速擴充產能未雨綢繆。目前,公司大尺寸晶片制備技術,是半導體行業協會制訂大尺寸藍寶石襯底標準的重要成員,其6英寸、4英寸晶片市場,是osram、philips等世界照明制造商的合作伙伴和核心供應商;以藍寶石晶片為襯底的封裝產品技術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成功與天馬微、信利、金立翔、利亞德、州明科技、史福特、陽光照明等LED應用行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依托實力突破技術瓶頸
解決了產業鏈頂端技術的瓶頸,四聯集團開始布局全產業鏈戰略,依托藍寶石生長加工和芯片封裝技術,延伸出LED照明業務,技術逐漸從“幕后”走到“臺前”,照亮產業發展前景。“四聯造”LED智能路燈一經推出,猶如在市場上投入一顆重磅炸彈。
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多年來,國內LED路燈照明實際應用效果不盡如人意,“光衰”、“亮度”以及“雷雨天氣罷工”等都是困擾行業的技術難題。做儀表出身的四聯集團憑借擁有工業智能化和可靠性技術的深厚底蘊,磨礪出對細節、技術的要求更專業、準確而富有前瞻性,創新性地解答了這一難題。多年軍品生產的經驗以及材料、結構、熱傳導理論的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技術,一舉攻克“散熱”難關,大大延長使用壽命。
為達到精益求精的照明效果,四聯光電突破同行“僅重視照度均勻度”的局限,采用二次光學技術,使照度與亮度比值更低,相同的光通量可獲得更高的亮度,提高經濟性,設計眩光值不超過5,不僅遠低于18的行業普遍水平,更低于10的國家標準。并根據具體路面反射特性、環境及交通狀況,結合光源光學與應用光學設計,綜合考慮環境比,使光學誘導性實現佳。“同時,看似平常的流線型外觀,經過精心設計不僅美觀,而且風阻小。”該負責人介紹說。
打造完善城市監控平臺
“而在研發之初,四聯集團還推出另一個更具創新性的舉措,把主導產業自動化控制的優勢應用到LED燈具上,智能化成果再次引起業界矚目――城市智能LED道路照明系統。”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既能通過接收指令完成統一或分組開關、周期性管理、智能調光等,又能將故障等“疼痛”信息通過“神經”(無線上傳系統)傳送到“大腦”(中央控制系統),同時,通過對終端控制器進行自動化升級,還可以實現對城市各個節點的能耗、污染、噪音、氣象……進行實時采集,進而打造成一套完善的城市監控平臺,與以前照明系統相比,節約能耗可達75%以上。“四聯造”系列創新成果在業界樹立了。
創新營銷模式激活市場
在國家大力倡導節能減排,構建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背景下,節能環保、智能的“四聯造”LED燈具迅速批量生產,相繼推出道路照明、工礦照明、通用照明、景觀亮化、特種應用等領域系列產品,順利通過、國內認證,性能均優于國內同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更好地服務民生,四聯光電創新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該模式是一種基于市場的、全新的節能新機制,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的產品、低價的合同模式,迅速激活市場的一池春水,訂單紛至沓來。2011年來,四聯LED智能照明系統相繼在重慶主城及區縣、貴州六盤水、吉林蛟河、安徽黃山等地推廣應用:大城市智能LED道路照明系統重慶渝武高速北碚段;亞洲第二長高速公路隧道――甘肅麥積山隧道;總計1億多顆LED燈珠裝配的顯示屏以“零失誤”閃耀2012、2013年央視春晚舞臺……
新型工業化帶動產業集群發展
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戰略布局的新問題,四聯集團通過合資合作,投資建廠,以新型工業化集約優勢資源,帶動藍寶石及LED產業集群發展。2012年7月,四聯集團與重慶高速集團共同出資組建重慶四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強強聯合將本地市場需求演變為優勢產業,打造我國交通領域的專業化智能交通節能照明、智能交通設備開發企業。2012年6月,四聯集團總投資10億元的高新技術西北產業基地落戶蘭州新區,LED照明裝備等四大產業的生產線建成后銷售收入可達26.6億元。2011年,斥資21億元在重慶武隆白馬工業園建立藍寶石及LED、芯片封裝、照明應用等綠色環保產業鏈,建立LED生產基地,在保留該縣得天獨厚自然生態的基礎上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發展目標規劃
打造化LED產品供應基地
技術贏得尊重,市場贏得發展。短短5年間,四聯光電已建成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擁有66項,藍寶石2、3、4英寸襯底晶片被評為重慶市()產品,LED道路、商業照明系列獲評重慶市2011-2012年度新產品一等獎,參與國家863項目及相關行業標準的制訂,在新的國內LED行業排名榜上,四聯光電已躍居第二位。
伴隨四聯光電的成長,國內半導體照明市場在激烈的競爭中正迎來一個黃金期。到2015年,國內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將全部淘汰,市場占有率將降到10%以下。據統計,到2020年照明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美元,LED照明市場有望達到750億美元,占照明市場份額50%。
面對市場的黃金期,四聯集團蓄勢待發。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15年,四聯光電將形成年產1800萬片折合2英寸藍寶石襯底、200億顆LED封裝器件、10萬千瓦LED照明燈具的生產能力,并積極吸引、整合上下游優勢資源,大限度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綠色產業集群,集聚形成百億級產業規模,建成面向國內及亞太市場化LED產品的供應基地,中國西部產業鏈條完整、經營規模大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為創建節能、環保社會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