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連續兩年,中國鋼鐵行業年銷售利潤率已不到3%,遠低于全國工業行業6%的平均利潤水平。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這一數據更是降至0.4%~0.5%,鋼鐵行業效益跌入2008年來的低點。
針對目前嚴峻的形勢,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武鋼總經理鄧崎琳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表示,鋼企要渡過難關,走出困境,一定要加強自律,嚴格控制產能。“武鋼除廣西防城港千萬噸鋼鐵基地項目外,對其他擴大產能的投資一分錢不投。”他說。
鄧崎琳向記者透露了他準備在全國人大會上提出的3項建議:一是關于淘汰落后產能的;二是關于節能環保項目資金使用的;三是關于減負,建議國家在稅收政策上給予扶持的。
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鄧崎琳坦言,現在看來光靠市場這只手調節力量有限,需要政府這只手幫助淘汰落后產能,還要取締二次油片等垃圾產品。同時希望國家在相關政策方面給予支持和扶持,幫助企業走出困境。
2011年武鋼效益逆勢增長,銷售收入、利潤同比增長14.3%和17.4%,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全部完成。其中,“相關產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實現利潤21億元。
對此,鄧崎琳說:“武鋼將著力推進企業由單純的生產經營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一業為主向一業特強、適度多元化轉變,由內陸向沿海、國外發展轉變。”他說,這將是武鋼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也是武鋼“相關產業”發展的新機遇。
對于鋼鐵企業“相關產業”與主業的關系,鄧崎琳表示“不能跳出根基”。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的國有企業,作為鋼鐵脊梁,首先是要堅守陣地,在鋼鐵主業做精、做強的同時,適度多元發展相關產業。
“做強主業,適度多元,也是世界一些企業的重要戰略和成功經驗。”鄧崎琳說,國內外先進鋼鐵企業普遍都延伸了資源鏈、產品鏈、技術鏈,發展相關產業,開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德國大的鋼鐵集團蒂森克虜伯公司,非鋼產業占50%份額,其中電梯制造成為三大生產商之一;日本大的鋼鐵公司新日鐵,非鋼產業的份額也占到40%左右。
近幾年,武鋼“非鋼飯”越吃越香,范圍包括海外鐵礦石基地、工程設計建設、機械制造、交通運輸、物流倉儲、碼頭、天然氣、投融資等。鄧崎琳頗有心得地說,實踐證明,非鋼產業不僅利潤率比鋼鐵主業高,而且通過大力發展非鋼產業,還可以使企業不斷壯大。
其中,鐵礦石是目前武鋼發展“相關產業”中投入大的一塊。武鋼通過收購、兼并、參股等方式,以較低成本投資開發了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利比里亞等8個海外鐵礦石開發項目,鎖定海外資源量達幾百億噸。2011年運回權益礦707萬噸。
對于下一步相關產業的動作,鄧崎琳代表介紹,“十二五”期間,武鋼將投資390億元,圍繞供銷鏈發展礦產資源、鋼材深加工、貿易類產業;圍繞生產鏈發展工程服務、后勤服務、金融服務類產業;圍繞價值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綠色養殖類產業。“十二五”末,武鋼規劃總收入將達到3600億元以上,非鋼產業收入1100億元以上,占比將超過30%。
據鄧崎琳介紹,2月底,武鋼與華潤這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武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武鋼華潤燃氣(武漢)有限公司也于簽約當日揭牌,這也是武鋼后勤集團多種經營業務中的一種。合資公司以武漢市及周邊地區和湖北鄂州地區為基礎,拓展云南昆鋼、廣西柳鋼、廣西防城港及北部灣地區天然氣業務。預計,天然氣銷售量終可達到20億立方米/年,銷售收入達到60億元,銷售利潤達到7億元/年。
鄧崎琳說,武鋼計劃像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那樣,辦一個城市現代服務公司,不需要很多人就可以提供各種服務,比如打個電話,可以代為接送幼兒園的孩子,或是疏通家里堵塞的下水管等服務。此外,武鋼還打算建綠色養殖場,種菜、養豬、養魚,既可為武鋼職工提供綠色食品,又可以對外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