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志》)近日在線發表了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付磊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Synthesis of High-Entropy Alloy Polyhedra Using Liquid Metal Dewetting”(《液態金屬脫濕用于合成高熵合金多面體》)。
武漢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武漢大學原子制造實驗室(LAN)梁晶晶、曹光輝、張奕樂及郭宇錚教授團隊的李澤源為共同第一作者。這項研究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得益于靈活可調的元素組合,高熵合金(HEA)提供了大量獨特的原子構型和配位環境,在催化、力學及等離子體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控制金屬晶體的形狀和暴露出的晶面是調節其物理化學性質的關鍵途徑。因此,實現高熵合金多面體的合成有望提高其性能,并推進構效關系研究。
付磊團隊報道了一種基于液態金屬脫濕過程用以可控合成HEA多面體的策略。液態金屬參與的固液雙相脫濕過程為HEA的合成提供了近平衡環境,從而可以利用晶體的自范性特征實現多面體的制備。由于表面能的各向異性,HEA在經過充分的原子擴散后,可以形成具有多面體形狀的熱力學平衡構型。其中,液態金屬反應體系高的擴散速率可促進合成中的形貌重構過程,進而有助于獲得HEA多面體。該策略可以實現對不同晶面包括低指數晶面、高指數晶面以及不同晶體結構包括立方晶系、六方晶系高熵合金多面體的調控。原位透射電鏡實驗和理論計算相互輔助闡明了HEA多面體的形成機理。這項工作加快了HEA的晶面工程研究,并為HEA的精細調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此研究工作中,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郭宇錚團隊在理論計算方面提供了支持。武漢大學科研公共服務條件平臺,武漢大學
電子顯微鏡中心給予了表征技術方面的支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