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會議報道】4月29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研究技術平臺(DNL20)舉辦2025年第一期表征技術前沿論壇——能源催化材料原位表征技術研討會。會議特邀北京大學馬丁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陳立桅教授作專題報告。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王峰充分肯定了平臺對我所科研成果產出的重要貢獻,希望本次研討會能進一步促進學術前沿與儀器技術的深度融合。能源研究技術平臺主任靳艷研究員、能源研究技術平臺于書文博士分別主持了開幕式和研討環節。
會上,馬丁以脫氫催化反應為例,詳細介紹了原位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在反應路徑解析和性能評估中的應用。陳立桅分享了原子力
顯微鏡(AFM)成像技術在儲能材料研究中的最新成果,通過界面電學性質和結構演變的可視化分析,為材料和器件性能優化提供了重要依據。牛津儀器、布魯克科技公司的專家還介紹了最新表征技術,為我所儀器研發向高通量、智能化方向發展提供參考。
與會專家圍繞表征技術發展面臨的共性挑戰、學科交叉創新及未來技術趨勢等內容展開深入討論,并就關鍵技術突破方向達成共識。本次研討會不僅為領域內專家搭建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也為后續系列論壇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有望推動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原位表征技術的創新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