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所裝置主機工程研究室研究團隊創新設計出一種可實現燃料粒子與氦灰分離的復合式低溫泵新構型,針對耐輻照應用需求,開發出了基于無機低溫膠的活性炭粘接低溫板成型工藝,并完成了復合式低溫泵全尺寸樣機研制和測試(泵體直徑1.2米,閥門口徑0.58米,重4噸)。
吸附式低溫泵具有抽速大、工作溫區寬、在復雜電磁和核環境下適應性強等突出技術優勢,是未來聚變堆的核心抽氣設備,用于高效排出未燃燒的氘氚燃料以及氦灰等雜質氣體,在高參數等離子體獲得及實現穩態運行方面發揮著關鍵性作用。
面向聚變堆低溫泵大抽速、耐輻照、低燃料滯留苛刻服役需求,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所裝置主機工程研究室研究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合肥大科學中心協同創新培育基金等項目支持下,開展了為期七年的研究和技術攻關。團隊研制的復合式低溫泵對氘、氦抽速分別能達到11萬升/秒及4萬升/秒,且可實現氘與氦分離式吸附與獨立再生,此技術為聚變堆燃料循環提供了高效的短路徑解決方案,在降低燃料滯留量方面具有顯著技術優勢與應用價值。
該泵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單位專家見證下通過驗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