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科技保險是對科技企業或研發機構在研發、生產、銷售、售后及其他經營管理活動中,因各類現實面臨的風險,導致科技企業或研發機構出現財產損失、利潤損失、科研經費損失,及其對股東、雇員,甚至第三者的財產、人身造成現實傷害而應承擔的各種民事賠償責任,由險企給予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保險保障方式。
日前,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尹江鰲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透露,今年1-8月份,科技保險保費388億元,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等科技活動提供風險保障超過7萬億元。比如,首臺(套)首批次保險補償機制為重大技術裝備和重點新材料應用,提供近1萬億元風險保障。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科技企業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科技企業在創新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尤其是研發、生產、市場等環節的風險。為此,金融監管總局積極引導保險機構加大對科技企業的保險支持力度,通過創新保險產品和服務,滿足科技企業的多元化風險管理需求。
尹江鰲司長表示,下一步,將圍繞建立科技保險政策體系、健全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保險產品和服務體系等要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總體思路,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豐富產品。圍繞科技企業全周期、科技創新全環節保障需求,創新科技保險產品。比如優化首臺(套)首批次保險政策機制,健全知識產權保險產品體系,試點探索網絡安全保險、研發損失保險等新型險種。
二是完善政策??偩謺嘘P部門加大對科技保險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多層次、廣覆蓋、分類別的支持政策體系。同時,引導各地創新獎補機制、稅收優惠、風險共擔等政策支持舉措,推動形成相關科技保險新路徑、新模式、新方案,探索局部突破。
三是推廣試點。前期寧波、上海臨港、武漢東湖結合當地區域優勢,在科技保險試點方面有一些基礎,金融監管總局會繼續支持推廣試點,將其推廣到其他地方。同時,科技保險專業性比較強,風險特征比較獨特,和普通保險有差異,金融監管總局要搭建多方參與的數據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復合型人才隊伍,同時還要培育配套服務機構,推動科技保險“做起來、做得好”。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