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大規模星系紅移巡天是探索宇宙的利器。科學家通過測量大量遙遠天體的光譜,可獲取星系在宇宙空間的位置分布,這包含豐富的星系成團性信息。科研人員進一步采用統計手段分析數據以揭示宇宙大尺度結構,這對暗能量性質研究至關重要。
隨著宇宙的演化,探測的宇宙大尺度結構經歷了非線性演化,造成了宇宙學信息向高階統計的泄漏。同時,獲取這部分星系成團性信息需要利用超出兩點統計的分析。由于高階統計的復雜性,多點統計的測量和建模有一定的挑戰性。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與國際同行,基于星系密度場重構技術,提出聯合分析重構前和重構后星系密度場的方法,發現大部分高階信息可以有效地從兩點統計中提取,在星系巡天中獲取宇宙學信息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
為了實現新方法的實測數據應用,該團隊開展了系列研究的建模工作。該研究利用高精度的數值模擬,發展了仿真器建模技術,建立了重構前功率譜、重構后功率譜以及重構前后密度場的交叉功率譜的高精度仿真器,其預測功率譜精度在1-10%。研究基于仿真器的宇宙學分析發現,宇宙物質密度和哈勃常數等宇宙學參數的限制精度獲得提升。這一成果為實測數據分析奠定了基礎。
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中國科學院穩定支持基礎研究領域青年團隊計劃等的支持。
論文鏈接
聯合分析重構前和重構后星系密度場提升了物質密度(Ωm)、哈勃常數(H0 )和物質功率譜的振幅(σ8)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