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由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 、大連大特氣體有限公司 、昊華氣體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廣東華特氣體有限公司 、上海華愛色譜分析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起草,TC206(全國氣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國家標準計劃《氣體分析 純度分析和純度數據的處理》征求意見稿已編制完成,現公開征求意見。
校準氣體之所以可以在相關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是因為其具有量值準確、可溯源等特點,要保證量值準確可溯源,制備之前原料純度分析的準確性和溯源性是決定性因素之一。但在校準氣體研制和生產時,有時分析工作會無從下手,很容易出現原料雜質漏項或處理不正確,還可能會附加不必要的原料分析工作,浪費人力物力,造成所制備的校準氣體量值不準確,直接影響校準氣體的使用,因此需要制定相關標準且要保證標準的國際通用性。
由于原料分析涉及內容較多,在新的稱量法配氣國際標準“Gas analysis — Preparation of calibration gas mixtures — Part 1:Gravimetric method for Class I mixtures”中未詳細列出純度分析的相關內容,而是直接引用國際標準 ISO 19229。目前我國采用的是由 ISO 19229-2015等同采用轉化而來的國家標準 GB/T 38521-2020,ISO/TC 158 于 2019 年發布了新版標準即ISO 19229:2019,對標準的技術內容進行了較大程度的修訂。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89 號)的要求,應“加強標準外文版翻譯出版工作。加大國際標準跟蹤、評估力度,加快轉化適合我國國情的國際標準。堅持與國際接軌,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提高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因而申請根據新版 ISO 標準對原轉化的國家標準進行修訂,使我國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水平保持一致。因而申請根據將 ISO 19229:2019 轉化為我國國家標準。本項目滿足國家對標準國際化的要求。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 38521-2020《氣體分析 純度分析及純度數據的處理》,與GB/T 38521-2020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a)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見第二章,2020 年版的第二章);
b) 更改了“關鍵雜質”的判別方法,將“存在于一個多組分混合氣體所用原料氣或原料液中的雜質,同時也是該混合氣體中的一種微量組分”與“存在于混合氣體所用氣體或液體原料中的雜質,同時也是該混合氣體中的一種微量組分”兩種判別方法合并為“存在于二元或多組分混合氣體所用氣體或液體原料中的雜質,同時也是該混合氣體中的一種微量組分”(見第 5.2.1,2020 年版的 5.2.1);
c) 更改了“結果可溯源的純度分析”一章的內容,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高純氣體結果可溯源的純度分析方法,針對分析儀是否具有明確零點分別給出了高純氣體的分析方法(見 6.2,2020年版的 6.2);
d) 增加了“置信區間”一章,考慮到分析痕量雜質時正態分布與 t 分布的下限小于 0 導致置信區間無效的問題,給出了以“beta”分布計算置信區間的方法(見第 8 章);
e) 增加了“證書”一章,給出當使用“beta”分布時證書的設置方法以及示例(見第 9 章);
f) 增加了資料性“附錄 A”,分別給出了有無明確零點、使用標準校準混合氣體以及使用譜線強度對高純氣體進行純度分析的實例。(見附錄 A)。
本文件規定了制備校準混合氣體所用原料的純度分析要求,以及純度數據在所制備的混合氣體組成計算中的應用。
當前,冶金、電子、醫療、
石油化工、以及近年來逐漸擴大用量的環境監測都已成為校準混合氣體行業的主要用戶。2022年全球校準混合氣體市場規模達到45.71億元,中國校準混合氣體市場規模達到5.6億元。依據市場歷史趨勢并結合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到2028年全球校準混合氣體市場規模將達到66.85億元。在制備校準混合氣體的過程中,原料氣的純度是關鍵因素,所用原料氣的純度及其中雜質可能會對最終混合氣的組分含量及其不確定度產生重要影響。進行原料純度分析是保證校準混合氣定值準確及溯源性的重要要素。
本標準的實施一方面可推動校準氣體制備工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可進一步保證為用戶提供準確可靠的校準氣體,從而有利于校準氣體應用領域的發展,逐步縮小和國外發達國家的差距。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