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下游行情】3D打印頭部廠商鉑力特(688333)發布2023年度業績快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2.32億元,同比增長34.23%;實現利潤總額1.39億元,同比增長145.40%;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43億元,同比增長79.4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01億元,同比增長248.60%。
鉑力特主要業務包括金屬3D打印設備、定制化產品等,覆蓋金屬增材制造全產業鏈,其產品及服務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工業機械等領域。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鉑力特實現營業收入4.39億元,其中打印設備、打印服務以及原材料收入分別為1.69億元、2.32億元和0.2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8.6%、59.9%和182.6%,
對于公司業績變動的原因,鉑力特表示,主要是產能擴大及市場應用領域的拓展,3D打印定制化產品和自研設備的營業收入大幅增長所致;公司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以及基本每股收益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較大幅度增長等所致。
重視研發投入,成為鉑力特業績增長驅動因素,2020年-2023年前三季度,鉑力特研發費用率分別高達16.55%、20.69%、17.71%和18.34%,遠超同行均值。
相比傳統加工工藝,3D打印具有較大優勢,不僅可以實現復雜結構一體化、輕量化制造,縮短產品研發周期,而且其材料利用率高達95%,遠超航空鍛造的15%-25%。
據悉,鉑力特為智星空間打印了1件衛星星體結構和3件陣面板結構。其中陣面板結構外形尺寸為1300mm×980mm×20mm,星體結構外形尺寸為1300mm×1126mm×335mm,是目前國內在軌應用的非常大的3D打印衛星結構。截至目前,鉑力特在商業航天方面的客戶數量已超過30家。
據該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4月18日,鉑力特公司在手訂單合計3.67億元,跟研型號裝備包括飛機、發動機和航天飛行器,共涉及447種零部件。若產能建設如期推進,鉑力特公司今年或將迎來大規模產能釋放,跟研型號有望陸續進入批產階段。
隨著3D打印技術應用領域的拓展,3D打印行業產業規模也逐年增加。
行業數據顯示,2019年-2022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自158億元增至320億元,CAGR(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6.5%(高于全球11.6%),預計2027年達到千億規模,市場前景較好,尤其是消費電子應用市場,3D打印有望向消費電子拓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