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和《中華環保聯合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由中華環保聯合會歸口,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和中華環保聯合會VOCs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等數十家企事業單位共同起草的《惡臭/異味污染走航監測技術指南》《惡臭/異味現場嗅辨技術指南》兩項團體標準,經編制組會議、專家咨詢、專家研討會等對標準內容研討論證,并對技術指標開展實驗驗證,現已完成標準征求意見稿。為保證標準的科學性、嚴謹性和適用性,現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郵箱:xuxia@vocs-china.com。
《惡臭/異味污染走航監測技術指南》
惡臭/異味污染是典型擾民污染,既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和環境舒適度,同時對生理健康也有直接危害。異味物質種類眾多、環境濃度低、污染來源廣泛,目前對于惡臭/異味污染檢測主要采用離線測試的傳統方式,然而異味污染物排放和擴散具有陣發性、瞬時性特點,加之大多異味類物質活性強,導致污染物捕捉困難且不宜保存,使得離線測試結果不能真實反應污染情況,進而無法確定污染成因。
在工業企業密集的園區和產業集群,惡臭/異味污染排放單位聚集,一旦污染發生,迅速確定污染來源是環境管理部門的第一要務,但傳統檢測方式時效性差,不能立即給出檢測結果、判定污染來源,環境管理部門無法及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解決污染問題,使得惡臭/異味污染在我國一直處于被動監管的局面。因此,如何提高異味污染物識別能力、快速有效地開展異味污染監測和溯源,已成為環境管理工作中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走航監測技術近年來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應用,可以在行進中連續快速監測,并基于地理位置信息顯示污染物的空間連續分布,從而獲得污染物的空間分布與變化情況,為我國各城市污染防治攻堅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目前我國出臺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揮發性有機物走航監測技術規范》、北京《揮發性有機物車載移動監測與評價技術規范》、河南省《大氣 VOCs 走航自動監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等標準規范,相較于比較成熟的揮發性有機物走航監測,惡臭/異味污染物通常嗅覺閾值較低,具有種類多、活性強、環境濃度低(甚至達到 ppt 級)等特點,走航監測時對檢出限、儀器響應時間和抗干擾等核心指標的要求更高。但是,我國尚未出臺惡臭/異味走航監測相關的技術規定,在儀器設備、走航監測方法、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等方面缺乏科學指導。因此,制定惡臭/異味走航監測技術指南對惡臭/異味污染監管具有重要意義。
本標準由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和中華環保聯合會共同發起,并成立了指南編寫組,按照 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 1 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指南。
本文件規定了惡臭/異味污染走航監測技術的方法概述、自動監測系統、監測要求、結果分析與表示、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內容及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工業園區、產業集群、廠區、敏感區的惡臭/異味污染走航監測與排查。
方法概述:
利用惡臭/異味自動監測系統及其方法,輔以現場嗅辨,在充分掌握區域污染源信息的前提下,按照監測方案開展惡臭/異味走航監測,做好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記錄、保存、分析監測信息,獲得惡臭/異味污染排查結果。
走航結果展示:
異味走航監測圖應能反映走航路線、氣象參數、臭氣濃度實時監測結果、重點區域等信息,臭氣濃度高低可由顏色進行區分,并標注走航監測區域名稱、主要道路名稱、方向、時間、圖例等。
《惡臭/異味現場嗅辨技術指南》
惡臭/異味是以對人的心理影響為主要特征的環境污染,可將人的主觀感覺作為評價污染程度的依據。現場嗅辨是評估異味環境影響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直接利用人的嗅覺及心理感知對環境空氣中存在的異味特征進行觀測評價。現場嗅辨測量可以獲得調查區域的異味暴露水平與分布,從而評估排放源對周邊居民造成的干擾及由此引發的煩惱等影響,為異味污染控制與環境空氣質量管理提供實測感官數據,也可作為氣味源排查、投訴核查的重要依據。
現場嗅辨方法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有廣泛的應用,但我國尚未出臺這方面的技術規定。為完善我國惡臭/異味環境影響評估方法,助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提高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和幸福感,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于2022年11月向中華環保聯合會提交《惡臭/異味現場嗅辨技術指南》團標立項申請,并面向社會征集參編單位,中華環保聯合會 VOCs 防治專業委員會、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江蘇新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艾感科技(廣東)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參與本指南編制。
本文件規定了使用人的嗅覺感知直接評估環境空氣中存在惡臭/異味的技術方法,包括方法原理、人員要求、點位布設、現場測量、數據采集與分析、質量控制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環境空氣中惡臭/異味的現場評估。
一、網格法
方法原理:
將評估區域劃分為若干網狀方格,在每個網格的四個角布設測量點位,氣味評價員對測量點位環境空氣中可辨識出的氣味及其強度、愉悅度、發生頻率等進行觀測和記錄,通過統計分析獲得區域內氣味暴露情況。網格法適用于惡臭/異味的暴露效應研究、影響評價標準判定、模型模擬結果驗證等。
二、嗅探法
方法概述:
評價人員以現場巡邏的方式對氣味排放源影響區域環境空氣中可辨識出的氣味特征進行觀測和記錄,調查可以短期或定期開展,為評價排放源的惡臭/異味影響提供現場觀測數據。嗅探測量可作為氣味源排查、走航監測、投訴核查等的輔助手段。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