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自下而上構建人工細胞能夠幫助探索生命起源,并在研究多細胞體系或無膜細胞器體系的信號傳導、蛋白表達以及分化等領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實驗室喬燕課題組致力于人工細胞的構筑及其類細胞行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人工細胞有序網絡是從簡單細胞模型邁向人工組織的關鍵。常規方法是通過外部操控技術獲取有序或隨機的人工細胞網絡,而基于人工細胞自身內部和界面性質介導自發組裝成有序網絡頗具挑戰性。
近日,喬燕課題組聯合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林藝揚、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授Stephen Mann,利用液-液相分離構建了二元凝聚液滴種群,進而自組裝形成高級次人工細胞網絡,并在這種有序的人工結構中實現了生物分子自分選及信號處理功能。該研究利用兩種不互溶復雜凝聚液滴的自發粘附形成半潤濕結構,交替排列成線性或支化的高級次人工細胞網絡。由于兩種凝聚液滴的內部有序性、分子排列緊密程度和親疏水性的顯著差異,該網絡對不同生物分子具有顯著親和性差異,從而實現了對生物分子的分選、酶催化反應的空間定位以及凝聚液滴間的物質轉移等功能。此外,該人工細胞網絡的拓撲結構可以通過主-客體相互作用、光異構化以及靜電屏蔽等策略進行可控調節。在宏觀尺度上,由于兩種凝聚液滴密度的不同,該人工細胞網絡可發展成為微萃取系統,通過簡單離心操作實現對生物分子的宏觀分離。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的支持。
人工細胞有序結構網絡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