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發布2019-2021年百米像元尺度空基土壤溫濕度觀測網多層土壤溫度和土壤濕度數據集。
目前,該中心已建設完成覆蓋全國7個自然區域的28個野外觀測站,形成空基土壤溫濕度觀測網絡,實現統一樣方設計、統一采集深度、統一定標方法和統一數據處理方法,獲得可監測草原、農田、荒漠、森林等不同生態系統土壤溫度和土壤濕度的時序變化數據,為用戶提供精確的原位觀測數據和百米像元尺度數據。
經過分析驗證,觀測站點觀測的土壤濕度平均均方根誤差(RMSE)為0.027m³/m³(不同站點的RMSE:0.014m³/m³-0.057m³/m³)。土壤濕度和溫度觀測的時空特征與各觀測站點的地理位置、季節和降雨量一致。Sentinel-1衛星在C波段的雷達信號與觀測的土壤濕度,在時間序列上表現出較強的相關性,沽源站和民勤站雷達反演土壤濕度與地面實測數據的RMSE均小于0.05 m³/m³。
相關研究成果以Chinese Soil Moisture Observation Network and Time Series Data Set for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Applications為題,發表在《科學數據》(Scientific Data)上。
相關數據集已在第三方平臺Figshare公開發布,可為我國農業干旱監測和水資源管理制定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
圖1. 空基土壤溫濕度觀測網觀測地理位置及其主要覆蓋類型
圖2. 空基土壤溫濕度觀測網在多個觀測土壤深度的時間變化。(a、b)沽源,(c、d)民勤,(e、f)西天山,(g、h)千煙洲,(i、j)那曲,(k、l)凈月潭。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