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據新華網消息,經過近3年不懈努力,圍繞“全面感知、自動操控、趨勢預測、優化決策”低成本稠油物聯網建設目標,中國石油新疆油田風城油田作業區研究出適用于稠油吞吐開發區的自動化儀表、設備及通信組網等配套技術,建成了國內首個低成本稠油物聯網系統。
據了解,風城油田作業區以稠油開發為主。而吞吐開采是稠油開發的主要方式之一,注汽、采油、集輸、處理全過程均處于高溫、高壓工況下,工藝環節多、勞動強度大、安全風險高、管理難度大。
根據此,研究人員采用“一體化數字電控箱+管匯非侵入式溫度采集+多通閥自動選井稱重計量”的稠油吞吐區物聯網建設技術路線,將油井注汽溫度、壓力及采出液溫度采集環節轉移至管匯處集成,實現稠油吞吐井
標準化建設,滿足抽油機運行狀態信息采集和“一人多站”遠程計量管理的要求,大大減少了儀表需求及項目實施工作量,解決了稠油井數多、單井溫度采集成本高的難題。此項技術應用以來,已節約費用6000余萬元。
物聯網是智能油田的基礎,智能油田建設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要實現智能油田首先要消除現場數據的人工錄入,這主要靠的是物聯網技術,把油田涵蓋的油藏、井、小型站庫、大型處理站等等各類需要的現場數據,通過各種傳感設備將眼睛看、手工錄變為自動感知實時采集,然后通過各類適宜的網絡接入,將實時數據通過網絡傳遞到油田的監控中心
服務器內去發揮它們被了解、分析、研究等各項用途,充分釋放原始信息的利用加工價值。
據悉,經過近年來的持續建設,新疆油田已經基本完成了物聯網的全覆蓋,實現了油氣生產、油氣處理、配套工藝的全流程監控,達到了集中監控、統一調度、高效管理的目標。傳統的“定崗值守、按時巡檢”轉變為“集中監控、無人值守、故障巡檢”的新型生產模式。通過自動控制、實時監控、提前預警、及時處置,杜絕了跑冒滴漏事故,提高了油田生產運行時率,大幅降低了生產運行成本。
整理自新華網、中國石油報、克拉瑪依區科協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