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財報】8月24日,寧水集團(603700.SH)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11億元,同比增長21.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27.75萬元,同比增長25.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517.46萬元,同比增長75.07%。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報告期內,營業總收入上升的原因主要系
智能水表及
機械水表的業務進一步拓展,業務增長所致。
(買儀表,賣儀表就上儀表網! 找產品、看訂單…一站式全搞定!) 寧水集團為集合水計量產品、水務工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研發與制造的綜合性企業。報告期內,公司繼續聚焦智慧供水領域,在生產制造傳統水流量計量產品的基礎上,以智慧計量與營運為切入點,從事一系列智能水表為核心產品的各類智慧水務終端設備、智慧水務大數據服務系統與平臺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并逐步向針對城市地下供水管網運行優化的各類軟硬件及工程類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業務邁進。
2023年,是公司強基聚力、緊抓宏觀復蘇機遇并恢復企業經營發展信心和活力的關鍵階段。
2023年上半年,社會經濟基本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行業需求陸續釋放,各地招投標項目按計劃逐步開展,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與客戶訂單落地力度均有不同程度加強。報告期內,公司全體上下勠力同心,實現營業收入81,103.9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10%;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127.7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00%。其中,智能水表實現銷售收入46,736.50萬元,同比增長24.19%,占2023年上半年主營業收入的58.07%。
然而總體來看,2023年上半年外部經濟整體動力恢復有限。受宏觀經濟限制,部分地區財政資金問題亟待解決;房地產總體表現平淡,導致行業新增市場力度不強,處于緩慢修復期。同時,行業競爭日益加劇,產品同質化影響產品單價持續下降。報告期內,智能水表均價同比下滑5.00%左右,對公司利潤恢復造成一定影響。
雖面對不少限制性因素,公司仍積極奮進,乘勢而上。2023年上半年公司堅持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原則不動搖,以“聚焦核心,鞏固根基”作為經營工作的重點,夯實核心競爭優勢,同時保持對新業務板塊的投入,協同推進,形成企業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快速開拓外部市場,全面謀求內部優化,在各個板塊均取得良好進展。
(一)軟硬件結合多市場開拓布局,持續迭代鞏固傳統計量優勢
報告期內,公司在傳統水計量板塊緊抓市場機遇,軟硬件結合,開展差異化營銷策略,推進主流產品渠道下沉,同時聚焦核心客戶資源,鞏固戰略級重要市場,促進規模量級業務的穩健發展,鞏固傳統計量領軍地位。針對高品質供水、農改水等特定市場,不斷開拓布局,取得重要突破。
招投標方面,公司在上海、北京、重慶、合肥、寧波、南昌等多個市場均成功中標千萬級項目,在遠傳物聯網水表項目、集采項目、農村項目、直飲水項目上多處開花,取得成果。在縣域水務市場持續發力推進渠道下沉,新增9大城鄉改造項目。同時,在智能2.0產品領域,中標上海城投2023-2024 年供水公司大口徑全電子遠傳水表招標電磁水表項目,超聲波水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2023年上半年,公司重視并加速海外市場業務拓展,外貿銷售乘勢而上、快速發力,報告期內同比增長超過15%。2023年3月,公司成功入選由浙江省商務廳頒布的“浙江省第四批內外貿一體化‘領跑者’企業培育名單”。為進一步增強解決方案的粘性與完整性,銷售團隊同步做好抄收軟件平臺的推廣與應用,截至2023年6月,公司綜合抄表云平臺擁有600余萬臺在線水表,覆蓋水司客戶1,100余家與物業等其他客戶近500家。
技術端在傳統計量領域,公司針對1.0、2.0產品持續推進迭代升級與技術突破。一方面緊扣市場需求,與一線銷售團隊構建緊密溝通機制,快速響應,打造核心優勢產品。針對小口徑超聲水表、電磁水表、優飲水、農村市場等特定產品成立專題進行快速優化研發;另一方面受到原材料等成本端壓力,公司不斷優化產品設計,采取國產化替代,快速降本為公司盈利能力爭取空間。2023年3月,公司電子顯示水表、在線水力模型入選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公布的《2023年度寧波市優質產品推薦目錄》。
(二)積極擁抱水務數字轉型,深度聚焦新業務板塊推進
近年來,公司積極擁抱水務數字化轉型,深度聚焦智慧水務領域,并設立子公司寧水科技來開拓城市地下供水管網的精細化運營與運維市場,如今已在實現提供從管道檢測診斷、監測預警發現問題再到修復和加固的全鏈閉環整體解決方案上初有成效。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開展新業務板塊的市場推廣,精準對接洽談,強化項目落地,實現多個試點標桿應用場景,同時探索企事業單位、高校等其他客戶群體的新業務合作模式。上半年智能3.0 產品新增 6 處試點;新增拓展 5 個智慧水務項目與 3 個管道檢測和非開挖修復項目,并有序推進實施 3 個智慧水務項目與 2 個管道檢測和非開挖修復項目;加速產品開發進度,管網運行在線監測平臺和預警系統、智能消火栓監測系統集成服務軟件、管網地理信息系統 GIS 軟件、離線(在線)水力模型軟件等產品開發進入測試階段,噪音相關儀等硬件設備進入小批量生產,在 4個地區開展實地試用。此外,公司將子公司杭州云潤 100%股權轉讓至智慧水務全資子公司寧水科技后,公司新業務板塊的各類水務終端傳感器、管網修復方案、水力模型、軟件平臺等應用產品進一步有效協同組合,形成從源頭到終端的系統解決方案,快速推進智慧水務進程,打造行業標桿。
目前公司主要圍繞自來水公司城市供水管網的精細化運維管理作為核心業務,通過管道不停運帶壓檢測、核心管道的在線監測與預警、管網分區計量與漏控、管網非開挖修復四個方面對管道核心問題進行全方位賦能。同時智慧水務子公司開展“引育”并舉,積極打造水務專業復合型人才團隊。
(三)聚焦生產管理數字化轉型,快速提升產能柔性
報告期內,公司生產供應端在人均效能、產品降本、生產過程信息化等多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公司加速落實新老廠區產線的高效利用,場地、空間、設備等布局再優化,提高產能柔性,優化生產技術,覆蓋內外銷快速釋放的產能需求,2023年公司配備產能可達1,400萬臺;供應采購端圍繞保供、降本、增效三個關鍵詞展開工作,做好全供應鏈條的配置,基于數字化生產運營體系,重新整合資源,做好相關內容的標準化建設優化。
2023年2月,公司順利入選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2023年 3月,公司正式啟動MES項目,持續致力于數字化智能制造系統的深度融合。
(四)產業鏈合作共享先進資源,發揮引領價值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與全球領先的水技術公司賽萊默(中國)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形成產品和技術互補、資源共享,未來將在科學水輸送、水計量、水處理和管網安全運營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利用先進的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穩定,提高水務公司整體運營效能,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多年來,公司也始終發揮自身價值,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圍繞廣大供水企業的需求及痛點實現產品及服務的精益求精,以科技創新賦能技術變革,以品質匠心提升服務品質,為水計量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增添活力。2023年3月,公司與《給水排水》雜志社聯合主辦“第三屆自來水水表和閥門選型與管理研修班”為全國200多家供水企業及涉水行業相關部門提供了良好的溝通交流平臺。
(五)全方位保障內部運營優勢,深度激發經營管理新模式
公司始終通過信息化項目建設、體系與制度稽查、人才團隊打造、財務管理賦能來保障公司運營優勢。報告期內,公司管理中心在框架搭建、信息化提升、人才效能發揮等各個方面積極改善推進,助力公司各項管理效率得到提升。2023年6月,六西格瑪相關項目正式啟動并推進,標志公司進入深化推進卓越績效模式新階段。
(六)黨建引領企業經營,慈善彰顯企業責任
公司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高度重視黨風建設,以黨建引領企業做優做大做強。2023年5月,公司黨委榮獲“五星級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3年6月,公司黨委召開換屆選舉暨(集團更名后)第一次黨員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委員會委員。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方面做出貢獻,并捐贈“星星點燈”慈善冠名基金12萬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