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中國
天然氣發展報告(2023)》。2022年,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屢受沖擊,能源格局深刻調整,貿易流向顯著變化,能源價格高位劇烈波動,能源消費增速放緩。面對異常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天然氣行業主動應對,堅持供需兩側協同發力、保供穩價,為穩定全球天然氣產業鏈供應鏈做出積極貢獻。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為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對能源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天然氣行業將持續加快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提升供應保障能力,完善市場體系建設,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天然氣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回顧上半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受采暖季氣溫偏暖、歐美地下儲氣庫庫存高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供需緊張形勢顯著緩解,烏克蘭危機等地緣政治對國際能源市場影響的邊際效應減弱,當前國際天然氣現貨及中遠期期貨價格均已恢復至烏克蘭危機前水平。中國天然氣市場發展總體平穩。1—6月,全國天然氣消費量194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6%;天然氣產量115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4%;天然氣進口量79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8%,其中管道氣332億立方米,LNG 462億立方米。受天然氣進口長協計價滯后期影響,目前國內天然氣進口成本相對高位運行,與國際LNG現貨價格顯著下行的趨勢產生偏差。較高氣價一方面可能影響天然氣需求,另一方面市場主體進口LNG現貨積極性回升,行業發展面臨新形勢新要求。
下半年,歐洲市場再平衡仍是影響全球市場走勢的關鍵,預計進口 LNG補庫注氣進程較為溫和,亞洲市場需求穩步復蘇。在目前全球天然氣供需總體平衡的格局下,歐美儲氣庫補庫需求總體有保障,在不發生全球性極寒天氣的前提下,預計當前及下一采暖季天然氣市場總體平穩,供需基本面總體穩中向好。國內方面,受經濟形勢及國內外天然氣價格走勢影響,需求將持續回暖,但波動性有所加大。初步預計2023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3850億~39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5%~7%,增長主要受城市燃氣和發電用氣驅動。城市燃氣增量主要來自商業服務業、交通(新冠疫情后恢復性增長)和采暖用氣(上年暖冬基數較低)﹔發電用氣增量主要來自氣電裝機增長以及迎峰度夏頂峰發電需求影響;工業用戶對氣價更為敏感,需求增量受下半年氣價走勢影響較大。供應增量主要來自國產氣增產和中俄東線管道氣按合同增供,LNG進口恢復性增長,靈活調節。
《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3)》課題組是中國石油國家高端智庫研究中心等,指導單位是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
來源:國家能源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