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國家標準計劃《IPv6+技術要求 第14部分:網絡帶內流信息的自動化質量測量》編制完成并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3年8月7日。主要起草單位有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本文件規定了IPv6隨流檢測技術要求,包括隨流檢測技術架構、隨流檢測關鍵技術以及數據封裝格式和方法等。本文件適用于多類型業務承載場景下實現數據面隨流信息的自動化質量測量,用于IP網絡設備隨流檢測功能研發、測試與部署。
根據國家《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為加快政務應用改造、拓展行業融合應用,推動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創新成果標準化,制定了IPv6系列標準具有重要意義。網絡運維通常使用主動測量技術,獲得網絡的丟包,時延,抖動等性能信息,隨流檢測不會發送主動探測報文,而是在用戶報文中攜帶OAM的指令。隨流檢測測量的是真實的用戶流量,可以實現逐報文的監控,獲得更多的數據平面信息。隨流信息自動化質量測量(In-situ Flow Information Telemetry,IFIT)提供了一種網絡性能測量的架構和方法,可實現高性能的隨流檢測測量。通過制定基于SRv6 的隨流檢測技術要求,為IFIT的部署與規模應用提供技術依據。
本文件規定了IPv6 隨流檢測技術要求,包括IPv6 隨流檢測技術架構、隨流檢測關鍵技術要求、IFIT數據封裝格式、IFIT數據封裝方法等。
國家提出全面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的構想,有力推動了IPv6的創新和發展。IPv6+技術是在IPv6基礎上的重要技術創新,包含SRv6、網絡切片、隨流檢測、新型組播等協議為代表的協議創新和技術創新,滿足靈活組網、業務快速開通、簡化網絡運維、差異化保障等承載需求。IPv6+技術的逐步成熟與規模應用,將極大增強IPv6 的融合承載、智能調度、應用感知和開放編程能力,有力促進下一代互聯網服務能力提升,為千行百業的數字化發展筑牢堅實基座,對于促進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為提升我國IPv6發展水平,本標準針對IPv6隨流檢測的實現,制定了IPv6隨流檢測技術要求,為IPv6 隨流檢測技術的部署與規模應用提供技術依據,切實提高下一代互聯網發展水平。因此,本標準具有良好的產業化應用前景。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