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根據中國
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下發的中儀協[2021]20號文件,《統建小區配電房計量終端通信方案指南》被列入2021年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團體標準制定計劃項目。現已完成該項團體標準的征求意見稿,特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郵箱107343204@qq.com,截止時間2023年7月10日前。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適用于統建小區配電房計量終端通信方案的設計、施工和驗收,用于指導相關規范標準的建立或形成相關技術解決方案。
總則:
統建小區配電房計量終端安裝處的通信資源情況是關系到系統能否滿足遠程抄表的穩定性、可靠性要求的關鍵條件之一。本文件在明確計量終端安裝使用基本條件的情況下,給出了其數據傳輸信道建設方案應遵循的相關原則和方案施工、驗收及質量評估方面的建議與要求。
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是驗證配電房計量終端通信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方法,靠通信單元實現主站與終端之間的數據傳輸通信單元的設計宜參考DL/T698.31和DL/T698.35的相關內容。
1.配電房計量終端實現配電房內公變側電能信息采集,包括電能量數據采集、配電變壓器和開關運行狀態的監測、電能質量監測,并對采集的數據實現管理和遠程傳輸,以及執行或轉發主站下發的控制命令。
2.配電房計量終端同時可集成計量、臺區電壓考核等功能。
3.配電房計量終端也可實現配電房內低壓用戶電能表數據的采集。
4.配電房計量終端可與低壓集中器交換數據,實現配電區內低壓用戶電能表數據的采集。
采集點監控設備:
采集點監控設備是各采集點的電能信息采集源和監控對象,包括電能表和相關測量設備、用戶配電開關、無功補償裝置以及其他現場智能設備等。這些設備通過各種接口與配電房計量終端連接。
數據傳輸網絡與信道:
1.遠程通信網絡。系統的遠程通信網絡可采用多種無線、有線數據傳輸網絡,實現主站和數據采集層設備間的數據傳輸。信道設計原則為實時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數據傳輸宜優先采用電力專用通信網絡,其它可選用無線或有線公共通信網絡。有線網絡比無線網絡傳輸數據更加穩定可靠。
2.本地通信網絡。系統的本地通信網絡用于數據采集層的采集終端之間以及采集終端與電能表之間的通信,可采用電力線載波、微功率無線、RS-485總線以及各種有線網絡。在統建小區配電房內,需要根據網絡的信號強度選擇相應的網絡方式,具體見通信方式選擇。
3.安全防護。安全防護是保證通信網絡完全的重要防護措施,統建小區配電房計量終端通過通信網絡與其它信息系統互聯時,必須采用橫向安全隔離措施,保證系統網絡安全。
主站與電能信息采集終端以及直接通信的電能表通信單元間重要信息(重要參數設置、重要客戶電能量、控制等)的傳輸宜有縱向認證和加密措施,防護重要信息的安全。
4.數據傳輸信道。數據傳輸信道是統建小區配電房計量終端進行數據傳輸的通道,包括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
1)上行通道
電能信息采集終端與主站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道可采用無線公網(GSM/GPRS/CDMA/3G等)、以太網等。
配電房已有無線公網通信覆蓋的優先選擇無線公網通信方式;如配電房無無線公網通信覆蓋或無線公網通信強度不足以支持計量終端與主站通信的,可選擇以太網通信方式。
2)下行通道
配電房計量終端至少具備2路RS-485本地通信接口,并可支持低壓電力線載波、微功率無線等方式,實現與交流釆樣裝置、低壓集中器等智能設備的通信,滿足功能擴展的設計。
當配電房計量終端配有低壓集中器功能時,配置的低壓電力線載波芯片(模塊)應選用現場已得到廣泛應用、實際運行效果良好并經過檢測合格的產品。為確保系統兼容性與開放性,應用同一種型號載波芯片(模塊)生產的產品彼此之間應可互通互換,并具備產品升級的向下兼容性。
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