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為發揮質量
標準牌的牽引作用,促進中小企業完善管理、提質增效,加快向專精特新邁進,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等九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質量
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以下簡稱《專項行動》)。
《專項行動》提出,到2025年,中小企業質量標準品牌意識顯著增強,綜合效能不斷提高,質量標準品牌對中小企業生存發展貢獻持續加大,有力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新增貫徹實施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中小企業10000家以上,新增參與標準制定等標準化工作的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新增品牌培育管理體系貫標中小企業2000家以上。培訓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技能型人才10000人以上,新增相關領域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1000家以上,形成中小企業質量標準品牌優秀標桿300個。
《專項行動》制定了提升質量標準品牌意識、建立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推廣質量管理數字化、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推動產品質量分級等十五項重點任務。通過質量提升、標準引領、品牌建設,促進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持續推進中小企業發展理念、管理、產品、技術和模式創新,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產品質量水平方面,幫助中小企業導入適用的質量工程技術,推廣先進的質量設計工具,提高產品質量設計水平;開展關鍵過程質量控制能力診斷評價并實施改進,保障制造的一致性、穩定性;通過優化檢測試驗方法,保證測試準確性;支持中小企業積極參與中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檢測評定工作,促進技術創新和示范應用。加強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普及精益管理、精益制造等方法工具和軟件,深化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推動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形成設計、制造、使用、售后閉環管理,促進產品質量水平持續提升。
產品質量分級方面,支持更多中小企業參與產品質量分級,聚焦機械、電子、紡織、鋼鐵、建材、有色等重點行業,開展產品質量分級評價。鼓勵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指導中小企業參與產品質量分級標準制定,圍繞產品性能、技術能力、用戶需求等制定產品質量分級團體標準、行業標準。鼓勵中小企業結合自身實際邁向中高端,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展高端品質評價,增加優質產品供給。
《專項行動》還鼓勵廣大中小企業快速響應技術創新和市場發展需求,積極參與團體標準工作。同時鼓勵中小企業加大標準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共同開展標準中的關鍵技術指標、通用試驗方法、典型應用案例等技術驗證,促進設計、制造、工藝、檢測、應用等產業鏈上下游標準貫通,推動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構建共同的技術標準體系、緊密的產業鏈協作體系、完備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