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4月26日至5月4日,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聯合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等16家單位,開展了為期9天的黑土地天空地一體化綜合觀測試驗。
本次試驗是在中科院“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先導專項支持下實施的天空地一體化立體協同觀測試驗。國家大科學裝置航空遙感系統作為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承擔了區域高分辨率多源遙感數據獲取、天空地真實性傳遞驗證等關鍵任務。為確保任務的高效完成,航空遙感系統充分發揮多載荷協同觀測的優勢和能力,綜合集成了國產新一代多光譜光學相機、高光譜相機、多維度合成孔徑雷達等多型航空遙感載荷,完成了共計4個架次的多個飛行高度的多載荷綜合協同觀測,光學覆蓋了可見、近紅外、短波紅外等頻譜,幾何分辨率優于0.3m、光譜分辨率優于5nm,微波覆蓋了P、L、S、C、X、Ka等多個波段,幾何分辨率為0.3~1m,為黑土示范區全方位、多頻譜、高精度、定量化監測以及試驗的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試驗獲取的高空間/高光譜分辨率航空多模態數據,將用于示范區的農耕區基礎地形分析、土壤理化參數遙感反演、土壤遙感精細制圖、耕地質量關鍵要素定量監測等研究,為黑土地耕地質量與土壤健康狀況診斷、水土流失防控與小流域綜合治理、黑土區精細化處方圖制作等提供科學數據與技術支撐,助力黑土資源可持續利用和保護。
今年7月,該航空遙感系統還將繼續在“黑土糧倉”科技會戰三江示范區,于作物生長茂盛期開展多個架次的多載荷高精度綜合協同觀測,助力專項對示范區土壤、作物、生態、耕地質量等的全方面監測,為“黑土糧倉”三江示范區時空精準多要素立體監測技術體系的構建、現代農業分區施策技術與分類發展模式的形成以及示范模式應用成效的監測評估等提供強信息技術支持和基礎設施保障。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