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財報】4月24日,力合科技(300800.SZ)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公司營業收入為5.19億元,同比減少42.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830.42萬元,同比減少77.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106.34萬元,同比減少85.67%?;久抗墒找鏋?.25元。此外,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0元(含稅)。
力合科技是一家先進的環境監測儀器制造商和環境監測系統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主營業務為環境監測系統研發、生產和銷售及運營服務,主營產品包括水質監測系統、空氣/煙氣監測系統和環境監測信息管理系統,并為客戶提供環境監測系統運營服務、第三方檢測及監測咨詢服務。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生態環境、水利、市政等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及受環保部門監管的污染源企業的環境監測。
2022年,公司緊密圍繞年度經營計劃,進一步夯實核心業務,持續推進產品研發、精益化管理和降本增效,產品結構持續豐富,新產品示范布局有效推進,但面對財政收縮、物流不暢、各級環保部門工作進度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公司業績仍出現大幅下滑,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51,851.22 萬元,同比下降 42.8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30.42 萬元,同比下降 77.1%,主要系營業收入規模有所下降,且毛利率相對較高的自主研發環境監測系統銷售占比下降、銷售單價下降與安裝運營成本的上漲,公司整體毛利率下滑;同時公司加大了研發投入、加大了新產品新模式的示范推廣,研發和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從而凈利潤較上年呈現較大幅度的波動。
報告期內,公司重點工作情況如下:
(一)繼續開展高端需求整體解決方案營銷,探索環境監測新業態示范推廣
繼續開展需求營銷整體解決方案營銷。公司著力提升高端生態環境監測需求整體方案解決能力,緊跟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步伐,抓住行業發展機遇,鞏固了水質監測領域的行業地位和技術優勢,并積極拓展新業務、新市場,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同時,在空氣/煙氣監測方面取得了較多機會,建成了一批示范性項目,為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探索建立環境監測新業態。報告期內,公司著力開拓城市環境監測咨詢服務、工業園區生態環境服務業務,推出了“新基建+城市環境服務”的新一代環境監測服務模式,持續推進智能管控終端、無接觸實驗室智能
水質檢測成套裝備的優化、定制工作,著力開拓城市環境監測咨詢服務、工業園區生態環境服務業務。創新多時空、高序列、全鏈條的水環境“采、測”模式及“查、測、溯”全過程監測數據流應用模型,推進生態環境監測向精細化管控轉變,支撐水環境智慧決策。該類業務在雄安新區白洋淀流域、成都泉水河流域、滇池流域及長沙高新區“空氣污染特護期保障”等項目中開展了應用示范,在服務生態環境監管、應用場景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持續推進技術研發,發掘引導客戶需求
公司始終把科技創新視為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堅持發展自主知識產權,貼近市場,發掘、引導客戶需求,繼續保持技術創新領先勢頭。報告期內,在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儀器設備國產化、拓展水生態監測領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基于自主研制的 MS 檢測器開發了大氣和水中 VOCs 自動分析儀,并在多地的空氣環境監測組分站、長江自動巡測系統等項目開展長期應用;自主研制了 TOC 水質自動分析儀,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進口替代,已在河南、深圳等地應用;攻克了
離子色譜檢測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集成開發了大氣顆粒物水溶性離子自動分析儀,提高儀器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率;突破了環境顆粒物(PM2.5、PM10)自動監測關鍵技術,實現了自研儀器的產業化,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提升了環境空氣組分監測系統的核心競爭力;創新研制了高通量的 eDNA 自動采樣器,為江河湖庫的水生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了關鍵設備;自主研發了藻類自動分析儀,可實現藍藻、綠藻、硅藻的分類監測;進一步完善了智能管控終端、全自動水質檢測 AI 實驗室等智能采測成套系統,拓展了重金屬、有機物等監測指標,構建了“采、送、測、管”的智能監測模式,在雄安新區、重慶、云南安寧等地成功應用。
報告期內,公司科研平臺建設和技術研發取得豐碩成果。公司牽頭建設的“水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增三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北工業大學兩家共建單位,進一步提升了平臺的工程應用和產業化推廣的能力;成功獲批了國家工信部“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湖南省企業技術中心”、“湖南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企業”;牽頭創建了長沙市智能檢測儀器儀表創新中心,聯合產業鏈優勢資源合力攻關智能檢測共性技術和制約產業鏈發展的技術瓶頸;力合科技湖南省企業科技創新創業團隊通過了湖南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等部門的考核評價,被評為“湖南省企業科技創新領軍型團隊”;參與研發的“河湖地下水回補污染風險識別與防控技術開發及應用”、“水環境中鉈在線監測及其污染治理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分別獲得 2022 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截至 2022 年末,公司擁有專利共 232 項,其中發明 93項、實用新型 119 項、外觀設計 20 項;擁有軟件著作權 58 項;主持或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重大科研項目 20 余項;參與制定了 30 余項國家、行業及地方技術標準。
(三)發揮技術優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產業報國為己任,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二十年來,依托在水環境、大氣環境全參數污染因子監測能力和面向全國的技術支持網絡,廣泛參與國內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監測,如“天津港大爆炸”、“甘肅隴南銻污染”、“河南西峽淇河污染”、“響水化工企業爆炸”等事件的應急監測,多次受到包括生態環境部、各及生態環境保護部門的專函致謝,成為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在面臨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時可以征調的重要社會力量,為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特征監測參數產品積累了豐富的應用數據,同時也贏得了公司在行業內的聲譽。2022 年,公司繼續發揮自身在技術儲備和服務網絡方面的優勢。針對長江缺乏“長序列、高密度、多維度、跨時空”的監測大數據需求,繼續在長江干流開展水質自動巡測,沿長江主干流從宜賓至上海覆蓋 2688 公里、監測 60 余項污染指標,自啟動至 2022 年末累計運行了 65 輪次,獲取 130 余萬條水質監測數據,為系統梳理和掌握各類生態隱患和環境風險,為摸清生態環境狀況底數以及長江流域沿線的污染排查、溯源、執法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撐;積極參與了多地的農村供水水質安全保障監測,在重慶市云陽縣建立了全自動水質檢測 AI 實驗室,協助水利部門開展了 35 個規?;畯S、45 個村級水廠、2000 余個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的水質檢測任務,取得水樣檢測數據近 10 萬條,大幅提升了當地飲用水檢測能力,為全縣飲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此外,公司積極參與了貴州盤州油污染、江西宜春鉈污染、江蘇宜興太滆南運河揮發酚濃度異常等多起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應急監測,為應急現場快速精準處理處治提供數據支撐;積極支援了全國多地的相關防控工作,為四川省廣安市捐贈醫療物資。
同日,力合科技發布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2.1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35.65萬元,同比下降68.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663.56萬元,同比下降78.72%?;久抗墒找?.05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