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據悉,近期山西省完成了首批9家售電主體申報的15家虛擬電廠建設,共聚合容量184.74萬千瓦,可調節容量39.2萬千瓦。
山西是能源大省和電力外送大省,2022年,為有效應對全省可能出現的電力供需緊張局面,山西省出臺《虛擬電廠建設與運營管理實施方案》,這是全國首份省級虛擬電廠建設和運營管理文件,得到相關各方的積極響應。
其中,國網山西電力作為主要的建設方、參與方,配合山西省能源局開展虛擬電廠建設方案評估、交易規則制修訂、測試
標準制定、具體電廠測試、系統平臺建設等工作。
國網山西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首批虛擬電廠建設的完成,為進入實際化運營階段做好了準備,也為今年山西省實施需求響應電力保供打下良好基礎,提供有力支撐。
據了解,以目前山西省虛擬電廠的建設規模,在電力供應緊張時期,每天可釋放出156.8萬千瓦時電量,可滿足22.4萬戶家庭的日用電需求。
在“雙碳”經濟發展共識下,以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雖說已在政策傾斜、“平價”市場化運行中獲得蓬勃發展的動力,但隨著風光資源裝機容量的持續上升,其本身間歇性、隨機波動性特點也給電網消納調配形成壓力。
虛擬發電廠則依托自身的跨區域發電資源整合、計量、通信和調度決策AI系統,逐步成為解決電力峰谷差的經濟性最優解決方案之一。
隨著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裝機比例持續攀升,虛擬電廠有望依托自身在電網智能調度、效率優化方面作用,與儲能系統等共同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一環。
虛擬電廠是一種通過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和軟件系統,將分散在電網中的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可控負荷、電動汽車等分布式能源聚合和協調優化,以作為一個特殊電廠參與電力市場和電網運行的電源協調管理系統。虛擬電廠可以提升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入能力和消納能力,促進電力供應的綠色低碳轉型,是符合新型電力系統發展需要的重要方式。
目前,虛擬電廠對于提升新能源消納及電力保供、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能源大規模并網,僅僅依靠電網自身和電源的調節能力,已經很難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這就需要虛擬電廠等負荷側服務與源網進行協調互動。隨著國家支持虛擬電廠的政策利好頻出,我國虛擬電廠未來的發展空間將十分廣闊。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