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研發】根據來自中國大洋第75航次消息,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北京先驅高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研制的礦址近底自主光學精細調查測量系統“洞察”號自主
水下機器人,近日在西太平洋先驅多金屬結核礦區完成了海試。
“洞察”號自主水下機器人作為大洋深海資源光學調查專用的高技術無人化裝備,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續航力強等特點。科研團隊采用復合材料與高強度鈦合金融合的一體化輕質耐壓結構設計技術,實現了長續航、輕量化設計目標;采用深海自適應浮力均衡技術,實現了不同工作深度高效航行與近底穩定運動能力。“洞察”號最大工作深度為6000米,空氣中重量約600公斤,主要搭載深海照相機等,可長距離執行礦址近底光學精細調查測量任務。
本次海試,“洞察”號開展了8天共6個潛次的試驗任務,先后完成了3000米、5000米潛深測試和近海底礦床光學調查作業試驗。試驗中,“洞察”號最大工作水深超過5100米,獲得了多金屬結核礦區近底高清照片,驗證了“洞察”號系統功能。
“洞察”號有望大幅度提高深海資源評估調查效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科研團隊將在本次海試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升級,盡快開展礦區實際調查應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