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2022年12月9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總站)以視頻會議的形式組織召開了生態環境監測領域
標準物質/標準樣品比對抽測,以及臭氧、氣體流量校準與PM2.5切割效率測試相關7項技術要求的專家論證會。
總站副總工程師付強研究員參加了本次論證會,同時參加論證會的專家有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李紅梅研究員、宋小平研究員和崔驪水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張天舒研究員,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王琳主任,山東省濟南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潘光站長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郭繼勇老師。
論證會上,質管室師耀龍博士匯報了臭氧、氣體流量校準與PM2.5切割效率測試3項技術要求,要求中針對臭氧校準實驗室計量比對、氣體流量校準和 PM2.5切割效率測試提出了校準測試方法及關鍵技術指標要求。楊婧博士匯報了生態環境監測領域標準物質/標準樣品比對抽測4項技術要求,針對環境監測領域標準物質/標準樣品比對抽測的通用要求,以及臭氧前體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標準氣體、非甲烷總烴(甲烷)標準氣體、醛酮類化合物標準溶液的比對抽測提出了方案制定、樣品收集、測定及質量評價等技術要求。與會專家認真聽取審閱了7項技術要求材料,充分肯定了7項技術要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認為上述7項技術要求定位準確、技術路線合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該文件中明確提出“健全國家環境監測量值溯源體系”的要求,7項技術要求的發布可以為國家環境監測量值溯源體系的構建提供重要支撐,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