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近日,國家標準計劃《煤及煤矸石中汞的測定方法》編制完成并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023年1月30日,主要起草單位有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秦皇島海關煤炭檢測技術中心。
煤作為一種燃料,具有廣泛的用途.汞是一種環境中普遍存在的劇毒元素.煤燃燒后,煤中的汞主要存在于煤渣,煤飛灰和釋放進入大氣并被運送到其他地方,發生沉降進入食物鏈從而對人和動物的健康造成損害。
汞是一種人體非必需的有毒有害重金屬,在煤礦的開采和利用過程中,汞等重金屬元素會釋放到環境中,由此產生對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
而煤研石在風化、淋濾作用下可以產生大量粉塵、酸性水和攜帶有金屬汞的離子水,污染大氣、水源、土壤和植被。進入土壤中的金屬汞具有隱蔽性、長期性、滯后性,使礦區土壤金屬汞污染愈來愈重,而金屬汞通過溶解、沉淀、凝聚、絡合等各種反應,形成不同的化學形態,最終通過土壤-植物系統經食物鏈進入動物和人體。
該標準介紹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熒光光譜法、固體進樣-直接測汞儀法等三種方法。其中,固體進樣直接測汞儀檢測方法是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的一種檢測技術。該方法基于原子吸收法測定汞的原理,直接以煤炭、煤研石樣品進樣,從樣品干燥、分解到測定的全過程均在儀器中自動完成,含汞廢氣經吸收器無害化處理后排放。具有稱樣量少、靈敏度高、精度好、省時便捷、無需進行樣品消解直接進樣、無試劑環境污染等優點。
目前國內外還沒有關于煤及煤研石中汞檢測的標準方法,為了結合煤及煤研石的實際,有效指導避免煤及煤研石對環境的污染和綜合開發利用,因此建立能快速準確的測定煤及煤研石中汞含量的方法并能滿足大多實驗室的檢測條件很有必要。
該文件代替GB/T 16659—2008《煤中汞的測定方法》,與GB/T 16659—2008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a)修改了標準名稱;
b)增加了標準適用范圍;
c)增加了原子熒光光譜法(見第5章〉﹔
d)增加了固體進樣-直接測汞儀法(見第6章);e)刪除了測汞儀法(2008年版的第4章)﹔
f)修改了不適宜的文字描述(4.2,2008年版的3.2)。本文件引用ISO 15237:2016部分內容,具體如下:
——本文件采用了ISO 15237:2016中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樣品制備液的方法。本文件與ISO 15237:2016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本文件增加了適用范圍說明,使標準的適用范圍更明確,以適應我國的技術條件;——增加了化學法分解試樣,刪除了氧彈燃燒法分解試樣的表述;
——增加了分析器具的要求;
——修改了精密度方程公式,以符合我國的標準編寫要求和標準的實際應用。
該文件規定了煤及煤矸石中汞測定的原理、試劑或材料、儀器設備、分析步驟、試驗數據處理和精密度。適用于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及煤研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