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8月27日,海興電力披露2022年中報,公司2022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5.69億元,同比增長43.6%;實現歸母凈利潤2.95億元,同比增長90.6%;每股收益為0.6元。
海興
電力表示,報告期內面對錯綜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公司加強市場開發力度,抓住海外疫情常態化市場需求回暖,以及國內市場新一代
智能電表單表價值提升疊加輪換需求增長的有利時機,國內、海外營業收入同比均有較大增長。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大重點工程項目在全國實施落地,電力的需求量急劇增加,行業對整個用電環境的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電力企業在當今復雜多變的用電市場環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的電力基礎設施正在老化,而智能電網通過尖端的技術、設備和控件進行通信以使其更加可靠和高效地供電,實現電網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此外,智能電網能夠遠距離運輸和大容量輸電,能源損耗較低,經濟效益明顯,是當下電力系統轉型的不二之選。
實際上,我國智能電網已經進入全面建設的階段。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國內使用智能電表的需求激增,針對這種新型電表的招標采購活動也越來越多,加速了我國智能電表市場的增長。
數據顯示,2019年國家電網智能電表招標數量快速增長至7380.19萬只,同比增長39.8%。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電能表鋪設進度放緩,國家電網智能電表招標數量有所下滑,同比下降29.5%,2021年招標量恢復增長,達6674.01萬只。預計2022年國家電網智能電表招標數量將達7736.35萬只。
在海外市場方面,東歐、拉美、東南亞、中亞和西非等地區的智能電表和用電信息采集起步較晚,落后國內約5-10年,以預付費、防竊電表為主,而我國電表智能化起步較早,每年出口已達千萬級。
智能電網是各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動綠色經濟、應對環境氣候變化重要舉措,全球性大規模的智能電網建設為智能電表產品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據美通社數據,2022年全球智能電表市場約為 114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152億美元,以6.7%的年化復合增長率增長。
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受國家政策的推動以及國外市場的刺激,未來幾年我國智能電表市場仍將保持增長態勢。對于優質電能表企業來說,隨著智能電表市場需求的持續旺盛,擁有先進技術和高質量產品的企業未來將會在國內外智能電表的招標采購中分得更多的“蛋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