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傳感器是數據采集的源頭,它無處不在,傳感器其實就是互聯萬物的五官,是眼睛,是耳朵,是各種觸覺。智能最前端所需要的態勢感知,基本都是要從傳感器開始。無論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還是智能設備、大數據分析,再龐大的智能系統,都要從傳感器的針尖上開始。
差動變壓器式位移傳感器,作為一種重要的位移檢測原理具有許多其它原理無法替代的技術優勢,不但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同時具有耐高低溫工作、抗振動、沖擊、穩態濕熱、電磁兼容等環境試驗條件的特性,可廣泛應用于智能裝備、礦山工程、科學研究、國防軍工等領域。因此在國內外的許多小量程位移檢測過程中均采用該原理。
由于原來執行的國家標準GB/T 28857—2012主要針對直流供電、標準直流輸出類型的位移傳感器而制定的,而對于交流供電、交流輸出型傳感器則不適用,因此,需對原國家標準GB/T 28857—2012進行修訂。
近日,擬修訂的國家標準《差動變壓器式位移傳感器》公示,于6月21日公示截止,主要起草單位為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次修訂一方面增補交流差動變壓器式位移傳感器相關技術要求,另一方面對原標準的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等條款進行擴展、補充和細化,提升標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支撐工業基礎領域質量提升行動,滿足制造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改善供給的需要,強化標準對企業標準化生產的指導作用,促進位移傳感器產業技術進步。
本次修訂標準,總結了標準實施近十年的經驗積累,增加了軍工的試驗要求,如:浸漬試驗要求和老煉試驗要求,實現了軍民標準的融合,極大地提高了位移傳感器的環境適應性及可靠性。
本標準適用于采用差動變壓器原理的交、直流直線位移傳感器。本標準規定了交流、直流差動變壓器式直線位移傳感器的產品分類、型號命名、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
本次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 a) 修訂標準名稱,使標準適用于“直流”和“交流”,修改為:“差動變壓器式位移傳感器”; b) 修訂范圍,增加“交流”差動變壓器式位移傳感器; c) 修訂產品分類; d) 擴展傳感器的工作溫度范圍; e) 增加信號線抗拉扯強度技術要求,抗拉扯強度應不小于30N; f) 增加傳感器噪聲電壓技術要求,給出與準確度等級有關的技術指標; g) 增加量程上限溫度漂移技術要求,給出與準確度等級有關的技術指標; h) 增加傳感器老煉技術要求,篩選或剔除那些早期失效的產品; i) 增加傳感器浸漬技術要求,提高產品的密封能力; j) 增加信號線抗拉扯強度試驗方法; k) 增加傳感器噪聲電壓試驗方法; l) 增加量程上限溫度漂移試驗方法; m) 增加傳感器老煉試驗方法,給出常溫老煉和高溫老煉的試驗條件; n)增加傳感器浸漬試驗方法,給出浸漬試驗的條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