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主持制定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IEC/TS 62565-5-2 “Nanomanufacturing – Material Specifications – Part 5-2: Nano-enabled electrodes of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 –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正式發(fā)布。該標準于2018年提案,2020年5月立項,項目組由來自中國、加拿大、韓國、德國、俄羅斯的十名專家組成,制定過程廣泛采納征求IEC成員國意見,為標準的高適用性和廣泛采用奠定了基礎。
電化學電容器以其超快的充放電能力、長循環(huán)壽命、寬工作溫度范圍、高安全可靠性和低維護成本,被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高速列車、飛機、光伏、風電和電子等領域。山西煤化所開展超級電容器研究十余年,打通“材料-器件-應用”產業(yè)創(chuàng)新鏈,在國產化超級電容器用納米孔結構活性炭材料技術攻關過程中,建立了超級電容器中試平臺,用于評估材料的電化學性能,進一步反饋指導材料的研發(fā)、生產和質量控制。山西煤化所科研人員發(fā)現,超級電容器電極片的制備工藝和理化關鍵控制特性能反映原材料的特性,并直接決定器件的性能,是原材料和器件之間的關鍵橋梁,因此超級電容器電極片的準確表征對產業(yè)鏈的高質量發(fā)展十分重要。
目前,國際國內對于超級電容器電極片的標準化亟需標規(guī)范引領指導。山西煤化所科研人員基于行業(yè)需求,通過研發(fā)積累、與產業(yè)界廣泛深入交流以及對科學文獻和標準方法進行系統(tǒng)調研,提出了超級電容器電極片的首個材料規(guī)范標準,該標準詳細梳理了電極片影響器件性能的化學、物理、結構和電化學關鍵控制特性及相應測試方法。
該標準的發(fā)布將為超級電容器電極片統(tǒng)一術語概念、規(guī)范生產流程、建立產品規(guī)范提供指導,促進相關領域行業(yè)技術交流、技術合作,并為消除貿易壁壘提供標準支持。此外,該標準是超級電容器電極片的首個國際標準,也為IEC/TC113(國際電工委員會納米電工產品與系統(tǒng)技術委員會)引入了超級電容器的概念,開啟了國際電工委在該領域的標準化制定工作,提升了我國在超級電容器用材料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