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所成功舉辦2009年計算醫學國際研討會
2009-12-21 來源:網絡 點擊量:384
在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由LIAMA計算醫學中心承辦的中國科學院學術研討會—2009計算醫學國際研討會(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Medicine)于2009年11月20日-21日在自動化所隆重召開。
大會開幕式由自動化研究所中法實驗室中方主任蔣田仔研究員主持,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譚鐵牛和自動化研究所黨委書記何林分別致開幕詞。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趙淑玉、自動化研究所人力資源處房自正處長、科技處張文生處長和LIAMA計算醫學中心的全體研究人員出席了開幕式。
本次會議共組織了6個主題,內容涵蓋了腦功能網絡、基于彌散張量成像的腦解剖連接、腦連接與人類認知、神經環路、認知障礙的腦網絡研究等方面。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James Gee教授,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的胡小平教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Michael Breakspear 教授,中國臺灣陽明大學的Jen-Chuen Hsieh 教授,荷蘭Radboud大學的Rolf Kotter教授,法國CNRS的朱躍民教授,法國INRIA的余珊教授,美國喬治亞大學的劉天明教授,德國格里克大學的Martin Walter博士,中國臺灣陽明大學的林慶波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的Anqi Qiu教授等海內外20位知名學者分別就各自的研究領域和最新研究成果做了精彩報告。
在國防科技大學胡德文教授、北京師范大學賀永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Andrew Chen 教授、西南大學李宏教授、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蓉研究員等大會特邀嘉賓的主持下,與會人員針對各自領域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氣氛熱烈。為了加深計算醫學研究中心和與會人員了解和合作,在觀看了LIAMA計算醫學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后,與會人員在自動化大廈13層咖啡廳進行了為期半天的自由討論,參會人員就各自感興趣的研究問題,合作研究等方面暢所欲言,進行了熱烈討論。
利用現代計算技術和方法解決醫學及相關領域海量數據的獲取、處理、建模和理解等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的重要科學前沿問題,隨著計算技術和醫學成像技術的進步,“計算醫學”(Computational Medicine)在信息技術與醫學融合與交叉基礎上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學科領域。本次會議是LIAMA計算醫學中心舉辦的第二屆計算醫學國際研討會,也得到國內同行的積極響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天壇醫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天津醫科大學、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宣武醫院等相關部門都派出代表參加本次會議。本次會議為海內外計算醫學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和發展方向提供一個較高層次的交流平臺,大大促進了國內外學術界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同時,本次會議也促進了院內科技人員與海外華人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合作與聯系,并將為今后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和相互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儀表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