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方式:
開課時間:2011-07-15
結束時間:2011-07-31
課程時間:天
培訓規模:
講 師:
培訓費用:
會議地點
會議對象
會議介紹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聲學學會聲頻工程分會擬于2011年秋擇地舉辦“2011年聲頻工程學術交流年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會議時間和地點:初定于2011年秋天,在國內根據當時的氣候條件和物價水平擇地舉行,具體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二、征文內容:
1.電聲技術綜述:國際國內電聲各領域的技術發展現狀、動向及展望;
2.電聲器件:包括揚聲器、傳聲器、頭戴耳機、送受話器,以及各種新型電聲器件(含納米揚聲器、數字傳聲器陣列等)的新品研發設計、新工藝、新材料應用和評估技術;
3.整機:包括功放、專業用周邊加工處理設備、VCD、DVD、電視機中的電聲技術、智能家電中的音頻技術、各種音響系統、收音機、錄音機、學習機等整機的機電聲設計、工藝流程和性能考核;
4.聲頻信號處理:包括數字和模擬信號處理技術,如各種數字音頻壓縮編碼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音頻壓縮編碼-解碼,MPEG、AC-3、DTS),相關數字信號處理(DSP)芯片和專用芯片(ASIC)的應用。獨立多聲道環繞聲和虛擬環繞聲原理、錄制、重放和評價技術,各種聲頻處理效果器的原理和應用,以及新的音頻存儲媒體和技術;
5.聲頻測量和音質評價:包括新的聲學測量技術和儀器,如數字測量技術,計算機輔助測量,音質評價方法,音質評價節目分析,聲頻工程測量等等;
6.電聲技術應用:包括應用電聲技術的聽力計、助聽器、聲學醫療儀、各種聲探測技術、有源消聲技術等;
7.聲頻工程設計的典型實例,含擴聲系統、環繞聲系統、數字電影院、音視數字網路系統、公共廣播等的設計技術和系統性能的調試技術;
8.與電聲相關的學術、技術問題(如心理聲學、語言信號處理、音樂聲學、室內聲學等);
9.企業管理與市場營銷:電聲行業的產業變化,市場競爭,在國際金融海嘯沖擊下,如何振興本行業的戰略、策略;企業管理重組、整合、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經驗,以及企業的技術運作、經營運作、市場和規模管理等。
10.專題研討交流題目:
先進的擴聲系統工程設計與電聲產品設計的專題技術交流研究。
除上述1—9項的征文交流內容外,今年學術交流的征稿還重點增加了第10項中列出的專題研討內容,希望本會的委員、會員以及各位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踴躍投稿。
三、論文格式和排版打印要求:
⑴參加“2011年聲頻工程學術交流年會”的文章作者將交流文章的題目和摘要(約200-400字)于2011年5月15日前,以電子郵件發給聲頻工程分會秘書處,同時把作者的通信地址、電話、傳真、電子郵箱等信息發給本會,以便聯系;
⑵請作者按規定格式提交電子版論文,于2011年7月上旬發到聲頻工程分會秘書處。特別希望作者能用電子郵件發來,學會的電子郵箱是:zhonghouqiong@ritvea.com.cn;hanjie@ritvea.com.cn
⑶應征論文用中文撰寫,印樣排版要求使用A4紙,正文版芯(有字、圖部分)為150mm(寬)×220mm(高),通欄排版。按組稿要求,論文版數不得超過4頁(含圖表、參考文獻);
⑷文字采用Word格式文件,不要加密,不要只讀文件,不要鎖定,便于我們編輯修改和排版印刷成冊,打印時行距半個字;
⑸排版打印要求如下:
·論文摘要用5號宋體加黑,正文和論文小標題均用5號宋體;論文大標題用3號宋體加黑,居中排;
·用計算機繪圖時采用通用的繪圖軟件畫圖,盡量縮小圖像;照相圖片只能用掃描圖,不要照相圖片;
·作者姓名放在論文標題下,其后排作者單位和郵編,用5號宋體,居中排;
·發電子郵件時,郵件主題須寫“年會論文”或其它明確的字樣,避免誤認為是病毒而被刪掉。
請聲頻工程分會的委員、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國內聲頻工程界、電聲界的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和業內人士踴躍投稿和與會,積極參加交流討論,為國內聲頻工程技術的發展做出貢獻
聲頻工程分會秘書處通訊地址:
秘書處通訊地址:北京市酒仙橋北路乙7號(電子三所)郵編:100015
聯系人:鐘厚瓊電話:010-59570240;010-64363131轉6752;
傳真:010-59570010;010-59570239
E-mail:zhonghouqiong@ritvea.com.cn;
中國聲學學會
會議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