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傳感器又稱粉塵傳感器。粉塵傳感器可用于檢測我們周圍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即PM2.5值。直徑小于10μm的粉塵通常稱為呼吸粉塵。大多數直徑超過10μm的粉塵顆粒通過沖擊沉積。當人體吸入時,大部分粉塵沉積在鼻咽部,10μm以下的粉塵可進入呼吸道深部。肺泡中沉積的大部分粉塵低于5μm。
PM10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或等于10μm的顆粒物。PM2.5細顆粒物直徑小,在大氣中懸浮時間長,傳播距離長,通常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大。PM2.5可進入肺部和血液。如果它們含有細菌,它們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包括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甚至生殖系統。
PM2.5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PM2.5粉塵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據光的散射原理開發的。顆粒和分子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光的散射現象,同時也會吸收部分光的能量。當一束平行的單色光進入光進入被測顆粒場時,它會受到顆粒周圍散射和吸收的影響,光強會衰減。這樣,就可以通過被測濃度場獲得入射光的相對衰減率。相對衰減率的大小基本上可以線性反映被測粉塵的相對濃度。光強的大小與光電轉換的電信號的強度成正比。通過測量電信號,可以獲得相對衰減率,然后測量被測粉塵的濃度。
PM2.5傳感器設計用于感應空氣中的灰塵顆粒。紅外發光二極管和光電晶體管放置在其內部對角處。它們的光軸相交。當灰塵氣流通過光軸相交的交叉區域時,灰塵會反射紅外光,反射的光強與灰塵濃度成正比。光電晶體管使其能夠檢測到空氣中的灰塵反射光。即使是煙草等非常小的煙霧顆粒也能被檢測到。紅外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遇到灰塵時會產生反射光。接收傳感器檢測到反射光的光強和輸出信號,并根據輸出信號光強的大小判斷粉塵濃度,通過輸出兩個不同的脈寬調制信號(PWM)區分不同粉塵顆粒的濃度。
根據PM2.5傳感器的工作原理,PM2.5傳感器一般可用于幫助檢測空氣環境。主要用于空氣凈化器、新風系統、便攜式儀器、空氣質量監測器、空調、消費電子產品等設備。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