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污染控制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鋼鐵行業是工業廢氣治理的重點領域,存在污染物排放總量大、無組織排放嚴重、區域空氣污染較為突出等環境問題。自2018 年以來,鋼鐵行業重點開展了燒結煙氣脫硝、各工序除塵器升級、原料場和皮帶通廊全封閉、運輸車輛淘汰升級等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而鋼鐵企業產污排污環節多,還有部分關鍵環節污染防治技術的可靠性尚待驗證,大氣污染治理雖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氮氧化物排放未有效控制、治理水平低、無組織排放嚴重、重點區域排放總量大等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與日本、德國、韓國等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鋼鐵行業污染控制水平和環保管理水平仍有較大差距。作為碳排放量接近碳排放量比重三分之一的國家,我國急需對標水平,實現鋼鐵行業排放的大幅削減。
鋼鐵超低排放改造依然任重道遠
截至2020年底,已有南鋼、長強鋼鐵、江蘇永鋼、山西晉南鋼鐵、沙鋼、山西建龍鋼鐵、安陽鋼鐵、首鋼長治、首鋼遷鋼、山西太鋼、首鋼京唐、邢臺德龍鋼鐵、山鋼日照公司、新興鑄管、縱橫豐南、梅山鋼鐵等16家鋼鐵企業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工作,并已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上完成了公示。全國共有229家企業6.2億噸左右粗鋼產能已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不容易,據統計,由于超低排放改造不達標,今年以來已有4省1市100多家鋼企被執行差別化電價。由此看來,實現全流程、全過程超低排放還將是一項艱巨且長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