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線制電流變送器介紹和特點分析
兩線變送器
線制是指現場
變送器與控制室儀表僅用兩根導線,這兩根線既是電源線,又是信號線。兩線制與三線制 (一根正電源線,兩根信號線,其中一根共GND) 和四線制(兩根正負電源線,兩根信號線,其中一根共GND)相比
線制的說法
熱電阻是把溫度變化轉換為電阻值變化的一次元件,通常需要把電阻信號通過引線傳遞到計算機控制裝置或者其它一次儀表上。工業用熱電阻安裝在生產現場,與控制室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熱電阻的引線對測量結果會有較大的影響。
目前熱電阻的引線主要有三種方式
1二線制:在熱電阻的兩端各連接一根導線來引出電阻信號的方式叫二線制:這種引線方法很簡單,但由于連接導線必然存在引線電阻r,r大小與導線的材質和長度的因素有關,因此這種引線方式只適用于測量精度較低的場合
2三線制:在熱電阻的根部的一端連接一根引線,另一端連接兩根引線的方式稱為三線制,這種方式通常與電橋配套使用,可以較好的消除引線電阻的影響,是工業過程控制中的zui常用的[1]。
3四線制:在熱電阻的根部兩端各連接兩根導線的方式稱為四線制,其中兩根引線為熱電阻提供恒定電流I,把R轉換成電壓信號U,再通過另兩根引線把U引至二次儀表。可見這種引線方式可*消除引線的電阻影響,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溫度檢測。
熱電阻采用三線制接法。采用三線制是為了消除連接導線電阻引起的測量誤差。這是因為測量熱電阻的電路一般是不平衡電橋。熱電阻作為電橋的一個橋臂電阻,其連接導線(從熱電阻到中控室)也成為橋臂電阻的一部分,這一部分電阻是未知的
且隨環境溫度變化,造成測量誤差。采用三線制,將導線一根接到電橋的電源端,其余兩根分別接到熱電阻所在的橋臂及與其相鄰的橋臂上,這樣消除了導線線路電阻帶來的測量誤差。
兩線制優點
1、不易受寄生熱電偶和沿電線電阻壓降和溫漂的影響,可用非常便宜的更細的導線;可節省大量電纜線和安裝費用;
2、在電流源輸出電阻足夠大時,經磁場耦合感應到導線環路內的電壓,不會產生顯著影響,因為干擾源引起的電流極小,一般利用雙絞線就能降低干擾;三線制與四線制必須用屏蔽線,屏蔽線的屏蔽層要妥善接地。
3、電容性干擾會導致接收器電阻有關誤差,對于4~20mA兩線制環路,接收器電阻通常為250Ω(取樣Uout=1~5V)這個電阻小到不足以產生顯著誤差,因此,可以允許的電線長度比電壓遙測系統更長更遠;
4、酸、堿、鹽濃度變送器
各個單臺示讀裝置或記錄裝置可以在電線長度不等的不同通道間進行換接,不因電線長度的不等而造成精度的差異,實現分散采集,分散式采集的好處就是:分散采集,集中控制.
5、將4mA用于零電平,使判斷開路與短路或傳感器損壞(0mA狀態)十分方便。
6、在兩線輸出口非常容易增設一兩只防雷防浪涌器件,有利于安全防雷防爆。
三線制和四線制變送器均不具上述優點即將被兩線制變送器所取代,從國外的行業動態及變送器芯片供求量即可略知一斑,電流變送器在使用時要安裝在現場設備的動力線上,而以單片機為核心的監測系統則位于較遠離設備現場的監控室里,兩者一般相距幾十到幾百米甚至更遠。設備現場的環境較為惡劣,強電信號會產生各種電磁干擾,雷電感應會產生強浪涌脈沖,在這種情況下,單片機應用系統中遇到的一個棘手問題就是如何在惡劣環境下遠距離可靠地傳送微小信號。
兩線智能變送器
制變送器件的出現使這個問題得到了較好地解決。我們以DH4-20變送模塊為核心設計了小型、價廉的穿孔型兩線制電流變送器。它具有低失調電壓(<30 μV)、低電壓漂移(<0.7μV/C°)、超低非線性度(<0.01%)的特點。它把現場設備動力線的電流隔離轉換成4~20 mA的按線性比例變化的標準電流信號輸出,然后通過一對雙絞線送到監測系統的輸入接口上,雙絞線同時也將位于監測系統的24V工作電源送到電流變送器中。測量信號和電源在雙絞線上同時傳送,既省去了昂貴的傳輸電纜,而且信號是以電流的形式傳輸,抗*力得到極大的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