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戶對傳感器的需求逐漸增多,所以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研究生產傳感器,伴隨著市場利益化的追求,使得傳感器開始往化發展。本文主要結合傳感器10年的銷售業績,以及目前的發展現狀來論述傳感器開始走向化。
前言: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性能產品的帶動,同時,產品的發展也要依托經濟與行業形勢的變化。近幾年,專門生產制造
傳感器的廠商漸多,在用戶需求也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帶給自動化廠商的挑戰更為嚴峻。高精度的控制和快速的服務響應不再是*,而變為了傳感器廠商得以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的*條件。傳感器正向發展,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此種變化的結果并不能一概而論,終將有利弊兩方面結果等待著我們。其一,由于國外品牌傳感器的技術*,功能完善,制造離不開它們,使之發展更為良好,中國工業也因這些產品的,走向更高的山峰。其二,國外品牌發展得越來越好,但國內品牌卻將因為技術的無突出表現而漸漸被市場所淘汰。zui終,中國傳感器市場被國外品牌所淹沒,我國的自主創新目標將無法實現。
一、關于2010年的業績
陳怡因:2010年伊瑪公司的增長率達到,我們進人中國將近五年的時間,去年的發展令我們非常滿意,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目標。
徐守萬:2010年科瑞的發展比2009年要好一些,尤其從現在的產量來講,生產基地擴大了一倍,但還是不夠用,所以我們對業績還是很有信心的。然而,即使如此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科瑞主要針對客戶,他們的要求是更。國內許多機械在控制方面根本無法達到要求,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傳感器提升客戶的機器性能,引導客戶提高度。
蔡卓爾:邦納是美國的*傳感器品牌,在2010年,我們做了一個戰略調整,從傳感器專家向以傳感器為核心的綜合自動化方案供應商整體轉型,我們的產品線在不斷拓寬。傳感器業務方面2010你啊我們做的不錯,而且發展非常迅速,比起2009年呈現出明顯的“V”字形大反彈。
二、關于2011年的重點發展行業
陳怡因:今年我們主要的關注點在水處理以及節能環保行業,同時冶金行業還會延續去年的發展策略。OEM也是2010年伊瑪做得不錯的一個行業,2011年會持續鞏固。從去年9月開始,伊瑪發行了電子報,提供了的解決方案和現場應用的照片,使客戶們可以比較直觀地獲取有用的信息。
徐守萬:2011年我們的重點行業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發展新行業。在中國,許多傳統型行業雖然早已應用了傳感器產品,但大多都是低端的,精度和控制都是大眾化的。科瑞所提供的高精度產品可以引導整個行業,使客戶的控制更為。對于發展這些行業,我們的策略是通過該行業的航向標,也就是行業內的,從調整他們的設備開始,逐漸地深入到整個行業中去。
蔡卓爾:邦納的重點發展行業還是一直關注的傳統應用行業,比如像紡織行業和汽車行業。我們不僅關注產品的應用,更在乎為用戶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做一些傳感器的集成。與此同時,要為客戶節省人力成本,提供標準化和定制化兩方面服務。
三、關于傳感器目前的發展狀況
陳怡因:傳感器市場目前的發展狀況非常好,導致競爭也相對激烈。但伊瑪始終認為,畢竟市場需求是龐大的,特別是在物聯網產業和“十二五”規劃提出后,新興產業開拓了傳感器的應用范圍,使其得到了多元化的發展。并且,如今的傳感器越來越智能化,體積也變得輕巧。面對許多企業在成本和質量上的考量,自動化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
徐守萬:中國的傳感器市場目前發展得并不是很理想,原因包括幾方面:*,國內市場中國外品牌有較大的占有率;第二,國外品牌在中國所銷售的都是比較普通的產品,盡管國內產品與其相比較還存在較大差距,但卻未能對中國的工業設備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
蔡卓爾:2009年的經濟反彈在2010年顯得格外明顯,目前,這樣的增長勢頭仍在持續。*,傳感器是*的,我們認為這個行業大有可為。
四、關于傳感器未來的發展趨勢
陳怡因:我認為未來的趨勢會向“各有所長”方面發展。所謂“各有所長”就是每家廠商都會有自己的強項。例如伊瑪的強項就是流程工業方面,產品涵蓋流體系列,例如流動、壓力、溫度、電磁流量計等以及料位系列,涵蓋了雷達波料位計、雷達導波料位計、超聲波料位計、阻旋料位開關、音叉式料位開關、浮子式料位開關和料位傳感器等。其它廠商也有自己的強項,并且會深耕在各自的領域。
徐守萬:我認為會向智能化方面發展。隨著整個市場向高控制精度發展,一些低端傳感器的生產廠商會被淘汰,傳感器廠商也就會應運而生。我們仍然看好未來的市場,并且堅信中國市場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
蔡卓爾:如今,用戶的需求越來越呈現出多樣性,各廠商要憑借自己的優勢“突出重圍”。以邦納為例,我們20%的研發是在國外,客戶的定制化服務將是未來的一大趨勢。擁有特殊配置的產品在國外已經發展得很成熟,在國內還在逐漸加強。這樣一來,市場競爭就會更加激烈,我們為用戶提供的不僅是產品,更重要的是解決方案和更符合用戶需求的服務。
五、關于物聯網
陳怡因:物聯網產業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畢竟現在的發展前景并不明朗。伊瑪現在與政府單位也有一些合作。國家科研院所主要推行的是芯片設計,而在這方面恰好能與我們的傳感器結合起來。傳感器在物聯網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技術的應用上并不是很成熟。我相信在未來五到十年的時間里,應用技術會持續地發展下去,那時的傳感器無論是工業方面還是民生方面都會得到廣泛地應用,甚至將緊密到千家萬戶的用電、用水,逐步擴展到智能建筑的應用。
徐守萬:就中國來講,物聯網還是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前景。經歷了2010年的“民工荒”,國內已經在想一些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如果可以在大多數設備上實行物聯網控制,就可大大減少人力成本。自動化程度高了,“民工荒”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物聯網則成為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我們的一些產品也投人到其中,CONTRINEX第四代智能ASIC芯片技術已經集成1O-LINK功能和在線參數讀寫,修改等功能,目前瑞士總部已經在實驗室試用了11個月了。不久的將來就會同步面世。
蔡卓爾:首先,物聯網這個概念是國家大力所倡導的,邦納對其也非常關注。我們有專門針對物聯網的案例,利用邦納的無線產品,在無法鋪設線路或是人不能直接操作的地方架起多層傳感網絡,這也是我們產品深入發展的一個機會。其次,邦納在2010年也與一些中國的高校合作,提供給高校物聯網的演示應用平臺,學生從中不僅學習到了理論知識、同時也有機會接觸到上的技術。對于邦納來說,物聯網為我們創造了展示產品的良好平臺,也使我們為客戶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