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加工是先將塑料加入模具中,然后模具沿兩垂直軸不斷旋轉并使之加熱,模內的塑料在重力和熱能的作用下,逐漸均勻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個表面上,成型為所需要的形狀,給冷卻定型而制得。
注塑模具是用于壓塑、擠塑、注射、吹塑和低發泡成型的組合式模具的簡稱。在實際加工時,可以通過調節模具凹凸模及輔助成型系統的協調變化,來加工出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塑件。不過加工過程中也常常出現加工失效的情況,那么導致其失效的原因都有哪些?
導致注塑模具加工失效的原因可能是模具的熱處理工藝不規范,像是保溫時間的長短、加熱溫度的高低、冷卻速度的快慢等參數設置不合理。
模具加工過程中也會出現氧化和脫碳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模具淬火是在高溫狀態下進行的,而淬火結束時卻沒有得到正確的處理,在模具外表脫碳后,由于內外層組織的差別,冷卻中呈現較大的組織應力,進而導致淬火裂紋;還可能是因為加熱速度不合理導致的,由于模具鋼中含有很多的合金元素和碳元素,因此其導熱性相對比較差,這也就導致加熱時速度不能太快,加熱結束后也應當緩慢停止,這樣才能避免模具發生變形和開裂。
在空氣爐中加熱淬火時,為避免氧化和脫碳,應采用裝箱維護加熱,此時升溫速度不宜過快,而透熱也應較慢。如果注塑模具的加熱速度太快,那么透熱也快,模具就會產生很大的熱應力,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出現裂紋或變形之類的情況。